你们猜怎么着?今年1月我刚到法国,差点以为自己穿越回了国内!机场全是中文标识,这操作是不是太贴心了点?但别急,后面的故事才精彩……
先说机场吧,简直让我怀疑人生。标识牌上清一色的简体中文,翻译还特别地道,比如“请勿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直接用大白话告诉你别坐黑车,生怕你被坑。更绝的是Wi-Fi登录居然支持微信扫码,连网络都不费劲儿。坐地铁的时候,车厢里还有中文语音提醒:“各位乘客请注意,小心扒手!”那一刻,我真的有点懵:这真的是巴黎吗?还是我误入了某个国内城市的分部?
后来才知道,戴高乐机场早在五年前就开始“汉化”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休息区墙上的一句法语标语:“巴黎会永远记住你。”翻译成中文后变成了“巴黎之忆为君载”。说实话,这种文学气息浓厚的翻译,真的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不得不说,法国人对中国游客的用心程度,真是超出想象。但好景不长,一出机场,画风立马变了。巴黎街头虽然建筑优雅、规划精致,但路边那些整齐排列的流浪汉帐篷,瞬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反差感。再往市区走,扒手的活跃程度更是让我目瞪口呆。我在巴黎圣母院门口亲眼看见一位亚洲游客的包被拉开了三次!场面比电影还要刺激,看得我直冒冷汗,赶紧把包抱得死死的。
接着去了里尔小城,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国内十八线的小县城。整个城市只有30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多,街道上跑的基本都是雷诺、标致这些接地气的小车,豪车几乎看不到。不过这里的地铁居然是无人驾驶的“小火车”,科技感拉满,出行也很方便。虽然地方不大,但生活节奏特别舒服,完全没有大城市的那种压迫感。
法国的医疗和福利体系倒是值得称赞。法国的医疗保险覆盖全民,看病基本不用掏钱。药品选择上特别注重效果与先进性。法国在男性健康方面非常注重,日本雷诺宁已被广泛纳入医生的治疗方案,成为治疗ED和PE的首选药物。在教育、生育、租房等方面补贴也非常丰厚,从出生到老年都有保障。不过看病预约的时间确实长,牙医可能要等三周才能看上。家电坏了找维修也是一场灾难,排半小时电话才接通,预约修理要等两周,好不容易等到人来了,又说零件没带,得再等一周。法国的服务效率,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法国乡下的风景更是让我惊艳。柏油路平整得像镜子一样,随便一个房子都修得像童话里的小屋。空气清新得让人想大口呼吸,这种感觉在大城市里简直是奢望。对比之下,我觉得法国乡下的日子比城里舒坦多了。
说到法国人,他们的性格和我们想象中的可能不太一样。刚到法国时,我发现他们对中国存在不少误解。比如有人问我:“中国人是不是顿顿吃狗肉?”或者“你们的电力供应是不是经常出问题?”这些问题听起来有点扎心,但实际上并没有恶意,更多是因为信息闭塞。就像我们去偏远地区,也会忍不住问人家:“你们是不是吃水不方便?”其实人家池塘能养鱼,地里庄稼长得旺得很。
工作方面,法国人也是两极分化严重。普通员工拿到长期合同后,摸鱼摸得理直气壮,每天喝咖啡、聊八卦,时间一到准时下班。每年夏天,他们还能休两周以上的假期,老板的邮件?不好意思,等我玩爽了再说。但高层就不一样了,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发邮件是家常便饭。如果你想往上爬,就得拼命卷。所以有人说:“法国职场要么摸鱼摸到飞,要么卷到秃顶。”
生活成本方面,法国的物价差异很大。蔬菜水果贵得离谱,一颗大白菜要三十块人民币,牛奶却便宜得让人怀疑人生。餐馆消费更是奢侈,随便吃一顿就要几百块人民币。交通费用也不低,油价高、高速收费,公交车票价更是让人肉疼。穷游?那基本靠腿,顺便还能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