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一天,已经在家赋闲已久的肖新槐,突然收到了中央的一则通知,让他马上来北京参加授衔。

按理说,此时他身上已经没有任何军职了,是没有资格参加授衔的。



直到亲自来北京后他才明白,原来是朱、彭、陈三位老总先后要求,授衔名单中必须有他,他才获得了这么重要的机会。

他最后被授予了什么军衔?他究竟有什么功绩,能让三位老总都如此看重他呢?



艰难的从军路

肖新槐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一家人以租种地主家的田地为生,生活十分穷困。

在读了几年私塾后,由于家中无力偿还高额的地租和赋税,导致他年纪轻轻只能辍学回家,开始到处打苦工。



在苦难中长大的他逐渐体会到旧社会的险恶和底层人民的艰辛。渐渐地,他心中萌生出一种“要让所有穷人都翻身”的理想。

随着我党逐渐将革命路线转向农村,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便开始了。而这把“火”也烧到了肖新槐的家乡湖南宜章县。



他也跟随人民的脚步,加入了当地的红二师,开始与压迫阶级做斗争。

但由于敌众我寡,加之战斗经验不足,队伍很快就被打散了。为了保存革命火种,肖新槐带着剩下的五百余人,转移到了大山深处作战。

面对敌人的一次次大规模围攻,战士们拼死抵抗,没有一个人投降。



不久后,朱老总与陈毅带着起义部队来到湘南,遇上了肖新槐的部队。两军会合没多久,便发动了湘南起义。

但就在战斗前夕,我军的行动计划不慎被敌人获取。战斗刚一打响,我军便遭受了重创。



危急关头,肖新槐奋勇冲杀,拼死将朱老总等人掩护了出去。而他自己则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中,危在旦夕。

但他并未就此放弃,而是镇定地指挥大家分路突围。在一番浴血奋战后,他成功突出重围,与朱老总等人会合。



彼时,整支队伍的士气都陷入了低迷,很多人都对革命失去了信心,跑的跑,散的散。

对于这种状况,朱老总也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他见肖新槐身受重伤,便想给他一些钱让他回家治病。



结果,肖新槐连看都没看,只是坚定地表示,他不要钱,只想打仗,并且他也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朱、陈二人听后非常感动。如今我军的形势并不乐观,像肖新槐这样有声望的猛将能留在部队里,无疑是给战士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就这样,肖新槐跟着两位老总继续到处转战,最终上了井冈山,并亲眼见证了“朱毛会师”的历史性场面。

两军进行改编后,肖新槐便被任命为了红四军的副排长,开始了下一轮的鏖战。



由于每次作战,他总是争先,而且每次任务都能顺利完成,他很快就被升任为了红九军团第三师九团团长。

长征开始后,他便一直担任急先锋的任务,为大部队保驾护航。



在湘江战役中,他临危受命在岸边阻击敌军,掩护大部队渡江。当时大家都做好了“弃卒保帅”的打算。而肖新槐自己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战斗刚一打响,敌人便摆好数百架重型火炮,朝着我军阵地狂轰滥炸。没过多久,江水便被战士们的鲜血染成了红色。



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倒下,肖新槐心痛不已。眼见敌人即将冲破我军的防线,肖新槐直接提起机枪,一马当先朝着敌人冲杀过去。

此时已经精疲力尽的战士们,在见到团长如此勇猛后,也一个个鼓起了最后的力气,对敌人发起了最后一波冲击。



在一番恶战后,数千人的队伍,最后只剩下三百多人。肖新槐虽然及时带着战士们撤退了,但这场惨烈的战役却就此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也正是在这场战斗中的出色表现,让他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不久后他便被提拔为了94师师长。

若说湘江一战让他得到了上级的重视,那么在神堂村一战则直接让他名扬全军。



威名赫赫的猛将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被任命为120师独立二支队,率部向冀中挺进。

1939年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上级的命令,要求他立即前往雄县大清河北,去接应过来慰问和运输物资的检查团。



挂了电话后,肖新槐并未在第一时间行动。因为他猜测,检查人员众多,在敌占区行走肯定会被敌人察觉到。

经过慎重考虑后,他便先派了距离最近的27团过去接应,而他则带着剩余的人开始在神堂村修筑工事,准备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就在防御工事刚刚修好,检查团便到了。而事实也不出他所料,检查团刚到没多久,敌人派出的300名先遣士兵,便对神堂村发起了进攻。

所幸战士们所做的工事够稳固,有力地抵挡了敌人的凶猛攻势。之后,在我军的顽强抵抗下,敌人的数次冲锋皆被打退。



敌人见防线迟迟攻不破,于是便开始不断增派兵力,加大战斗力。

他们先是加入了千余名步兵,之后又集结了数百名骑兵以及几十辆坦克。最后,他们甚至还调来了两架飞机。

而相较于敌人的“豪华”阵容,我军满打满算只有两个营以及两个连。



即便如此,面对敌人的迅猛攻势,战士们也没有一个退缩。在战斗到激烈时,肖新槐直接往身上绑上手榴弹,并下死令:誓死守住神堂村!

见司令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战士们顿时铆起一股劲儿,拼尽全力向敌人开火。



所幸,战士们最后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守住了村庄,并未给肖新槐拉响手榴弹的机会。

这场战斗,我军取得了消灭敌人450人、击落飞机一架以及击毁坦克两辆的光荣战绩。



冀中军区吕正操称赞说,这场战斗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胜利,是肖新槐为部队立下的一次壮举。

随着他的名声大噪,敌人对他的畏惧也开始与日俱增,此后再也不敢过来轻易冒犯。



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又率部参加了清风店战役,又一举解放了北平和天津。

期间,他率领一个旅,打退了国民党一个师的七次疯狂进攻,有力地保障了正面战场的顺利进行。

建国后,他又担任了志愿军66军军长,跟随彭老总上了朝鲜战场。



三位老总的器重

在刚入朝时,肖新槐由于不熟悉战场,所以打得畏手畏脚,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歼敌时机。

彭老总得知后批评了他一次,随后又鼓励他要拿出以往的气势,不能给部队丢脸。



肖新槐铭记在心。在之后的几次战役中,他便带领着战士们一鼓作气,接连打了两场胜仗。

彭老总得知后亲自发电表扬他,表示66军越打越好了。

然而,常年的征战让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回国以后,肖新槐旧伤添新伤,没多久便病倒了。



由于实在不能再管理军务,于是他便向组织提出离职,回家养病了。

当时很多人都劝他,马上就要授衔了,再坚持两年。但肖新槐却不愿白占着位子,不给人民做事,于是他毅然拒绝了。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没资格再评衔。岂料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中央的通知,让他来北京参加授衔。

后来他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朱、彭、陈三位老总知道授衔名单上没有他后,纷纷表示了不满。

在他们的极力推荐下,总干部部决定让他参加评衔。



肖新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不久后,授衔仪式正式在北京召开,他也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此后,他虽然离开了军队,但他依旧时刻关注着军队的发展,并以自己的方式为人民做着实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