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前亲昵的叔嫂,人后暧昧的暗涌

"好蓉儿!你且站住。你媳妇今日可好些?"

王熙凤初见刘姥姥时,偏要当着外人的面叫住贾蓉。

这番亲热作态,让贾蓉特意折返三次才借到玻璃炕屏。

这般欲擒故纵的把戏,恰似凤姐惯用的胭脂虎手段——既要摆出长辈架子,又暗藏撩拨心思。

更耐人寻味的是焦大醉骂"养小叔子"的经典场面。

当焦大嚷出"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时,众小厮吓得魂飞魄散,而王熙凤却立刻让贾蓉把焦大捆了。

这种过激反应,倒像是被戳中痛处的恼羞成怒。

脂砚斋在此处批注"宝兄在内",暗示这场风月官司里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二、利益链条上的双面绣

贾蓉与王熙凤两人,虽然同面不同心,但他们之间却存在分不开的利益合作,这主要体现在宁国府和荣国府的事务上。

作为宁国府的继承人,贾蓉需要借助王熙凤在荣国府的地位和影响力来巩固自己的利益,而王熙凤则通过贾蓉获取宁国府的资源和支持。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秦可卿的丧事。

秦可卿是贾蓉的妻子,她的去世对宁国府影响重大。贾蓉在处理丧事时,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支持,而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管家,掌握了丰富的资源和人脉。她主动协助贾蓉操办丧事,不仅展现了她的能力,也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两府中的影响力。

王熙凤通过帮助贾蓉,不仅赢得了宁国府的好感,还巩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同时,贾蓉也依赖王熙凤的支持,确保丧事顺利进行,避免因失礼而损害宁国府的声誉。

这种合作体现了两人在家族事务中的相互利用关系,王熙凤借此提升了自己的权威,而贾蓉则得到了实际的帮助。

贾蓉与王熙凤的合作基于家族利益的交换,双方各取所需,展现了封建大家族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纠葛。



三、棋手与棋子:谁在操控这场游戏?

表面看来,贾蓉总是赔着笑脸的"蓉儿",实则暗藏机锋。

他故意在凤姐面前说"我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把贾珍的丑事推给凤姐善后。这种以退为进的算计,让凤姐不得不替他收拾烂摊子。

正如贾蓉自己说的"各门另户,谁管谁的事?",这对叔嫂始终保持着危险的距离。

而凤姐临终托孤时,偏偏把巧姐托给刘姥姥而非贾蓉(通行本后四十回)。这个细节犹如一盆冷水,浇透了所谓"亲厚"关系的本质。当贾府大厦将倾,这对各怀鬼胎的同盟者,终究是"树倒猢狲散"。

这两人之间的暧昧博弈,终究不过是红楼棋局里的残谱。

凤姐与贾蓉就像缠在同一个蛛网上的两只毒蜘蛛,既相互依存又彼此提防。

他们用亲昵掩饰算计,以利益编织情网,最终在贾府倾覆的尘埃里,留下满地碎金断玉般的人性残片。

这场风月局中局,倒比宝黛的纯粹痴情更显出人性的复杂本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