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医学人物周刊】原创,如需转载请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3086字,阅读时长约10分钟。


一位年近七旬的结直肠癌晚期患者,却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了多年。时间长了,跟科里的医生护士处的都像是亲人一样。每次这位阿姨要来住院前都会提前给科室打电话,让大家第二天别准备早餐了,她会给大伙儿带。于是,你就会看到她来住院时拎着慢慢一大脸盆自己包的包子。

“知道你们医生护士辛苦,吃饭不规律,就特意给大家包了一点。”

这一幕瞬间温暖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以至于每次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蒋娟回忆起那一刻,眼泪总会有点不争气地在眼眶打转。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所包含的信任、感激是对于医者价值最大的肯定,是所有其他东西都无法比拟的职业荣誉感,也是支撑着大家戮力前行的最强动力。

作者 | 人物君

积于跬步

而回想十多年前,自己刚来到肿瘤科时,蒋娟也曾有过担忧与迷茫。2014年,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桂阳县一院)出于发展布局的前瞻性考虑,正式将肿瘤科独立成科,当时在中西医结合科工作的蒋娟也随着大家一起被调入了这一新成立的科室。

医院对于肿瘤科的建设也是高度重视,从一开始就以高定位高标准为科室一次性配齐了包括进口直线加速器在内的一系列先进设备。然而由于是刚成立的新科室,民众知晓度低,来的肿瘤患者很少,科室那时候只能同时也收治一些其他的内科患者,才能勉强维持运行。


▲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 蒋娟

那时候有些患者会来咨询,但愿意选择来此治疗的很少。这时科室医生就需要耐心说服患者,让他们知道在这里同样可以得到完善的治疗,并且费用还要低很多,这才慢慢有一些患者被说动。从最开始只有一两位患者愿意留下,到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治疗口碑的不断积累,选择来桂阳县一院肿瘤科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

“患者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必须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可以做得很好,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患者的信任,让他们把自己放心交给我们治疗。”

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因这里的治疗,生命得以显著延长、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蒋娟也渐渐觉出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没有什么是比让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重归生活的幸福,所能带给一位医生更大成就感的。

如今的桂阳县一院肿瘤科病房,平日里收治的患者都在六七十名以上,而且已完全没有其他非肿瘤相关病种的患者。科室的60张编制床位经常是一床难求,经常需要加床,高峰时候收住院的患者超百人。


桂阳县一院肿瘤科如今已成为守护这座汉初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郡,也是郴州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城的重要医疗依托,是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的关键所在。

言传身教

目前,桂阳县一院肿瘤科对于诸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热灌注治疗等肿瘤治疗手段均可以常规开展。

2020年,蒋娟正式接任科室主任,也是在那一年,桂阳县一院肿瘤科被评为郴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此时的蒋娟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知道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全体科室人员这些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而她唯有带领科室向着省级重点专科以及更高的维度冲刺,才能不负众望。

蒋娟明白,患者信任的核心基础是科室的临床诊疗实力,为此她非常重视对于团队临床技能的培养。每月都会固定组织大家进行1-2次的业务学习,以了解肿瘤诊疗临床指南最新的更新进展,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对于疑难病例的讨论,桂阳县一院肿瘤科也是非常重视,大家针对复杂病情,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科室每年都会安排一名医生轮流去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顶尖医院进行为期6-12个月的进修学习,以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


目前,桂阳县一院肿瘤科拥有医生8名,团队架构整体上较为年轻,很多是80后甚至90后。科室团队的大部分人员是在肿瘤科开科时从中西医结合科转过来的,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因此在团结协作上默契感十足。

作为一位女性领导者,蒋娟在科室管理上相对比较柔和,相比“立威”,蒋娟更注重“立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整个科室团队的发展。当发现问题时,蒋娟会直接指出,让大家明白问题的严重性,虽不是以责骂的方式,但团队都能很好地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蒋娟说她自己是幸运的,因为遇上一个很支持她的团队,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当有意见不合时,大家也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讨论解决。这样的信任包容、团结友善的氛围,是支撑着整个科室团队不断前行的重要基础。

因势利导

当然,与很多县级医院一样,桂阳县一院同样也面临着肿瘤患者外流的问题。尤其是现在发达的公铁交通网络完全打破了区域之间的地理阻隔,桂阳的百姓去郴州、长沙或是广州也就一两小时的时间,想要硬性挽留患者显然已不太现实。

对于这样的问题,蒋娟没有回避,也不像一些其他县医院肿瘤科主任那样焦虑,而是持一种开放并容的心态。在她看来,面对肿瘤这样的重症,很多患者及家属想去上级医院看看的心理很好理解。对于这样的情况,县级医院不应该是硬拦患者,而是要找准县医院的定位,想好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顺势而为。尤其是面对首诊患者,既是很难留住,也便无需生硬去劝。而是要想想,怎样才能让这些外流患者的后续治疗能回到桂阳进行,这对于县级医院而言,可能是更为现实也是意义更大的选择。


对于那些刚开始来桂阳县一院问诊,后来又去上级医院治疗的肿瘤患者。蒋娟要求团队的医生做好对每位患者的跟踪随访,这样既是体现了他们对于患者病情的关心,也能在对患者治疗方案了解的基础上,想好如何才能让这些患者的后续治疗更好地在桂阳县一院进行,以贴心的服务、科学的诊疗方案与长期管理,最终让患者心甘情愿地回到本地治疗,这也正是国家分级诊疗大政方针所希望实现的“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有些患者一开始不知道我们这可以有那么多的肿瘤治疗手段,在他们回到本地复查的过程中,我们的医生给他们介绍了后续的治疗方案后,他们觉得很有道理,也就会选择回来继续治疗。”

由此建立的患者信任与口碑,会形成一种良性传播,让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自愿选择来到桂阳县一院治疗。

紧抓契机

在湖南省公布的首批15家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试点单位中,桂阳县一院位列其中,这为桂阳县一院肿瘤科的进阶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契机。

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在强化肿瘤临床诊疗技能的同时,也是将肿瘤早期防控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求将肿瘤的科普宣教、免费筛查及义诊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对整个县域内的肿瘤患者进行建档并长期跟踪随访,以做好对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

为此,桂阳县一院肿瘤科每年都会不定期下到社区、乡镇等进行肿瘤的科普宣教以及早筛义诊。桂阳的烟草非常有名,很多农民都习惯抽自己种植的未经过加工的烟草,导致桂阳地区的肺癌高发。这就需要做好当地民众的肺癌防治科普教育以及肺结节方面的筛查工作,将早期肺癌消灭在萌芽状态。


蒋娟希望通过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实现桂阳地区肿瘤防治水平整体再上一个新台阶。这其中提升民众对于肿瘤的科学认知非常重要,要改变大家以往谈癌色变的传统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的意识。让大家知道,随着近些年来肿瘤诊疗技术的大进步,肿瘤早已不是不治之症,只要科学诊治与管理,完全可以实现长期生存,尤其是对于一些早癌,很多时候可以实现治愈。

通过这样的科学防治,进一步增强桂阳当地百姓对于桂阳县一院肿瘤科的信任度。很多患者基于自己良好的治疗体会,在周边亲戚朋友需要相关治疗时也会推荐他们过来,科室便在这样的口口相传中发展愈来愈好,这便是基于信任基础的层级放大作用。尤其在县城这样的熟人社会,这是一家医院、一个科室发展的关键基础。

责编 | 张 坪
校对 | 李 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