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公司自己用什么音响器材听自己的唱片?首先,这是伪命题。哪有唱片公司的音响设备只听自己的唱片的?但在音乐家、录音师在录音尚未正式发行,一套相对客观中正的监听设备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套系统可以是家用HI-FI系统,也可以是录音棚用的高级监听系统,最终录制的样碟都靠这套系统还原,需不需要再修改,需不需要重新混音,也是靠这套系统最终“拍板”。音乐制作人、录音师与唱片公司之间的沟通就要靠一套相对客观中正的监听设备了, 对于龙源音乐来说也不例外。
“龙源音乐”可以说是品质与艺术完美融合的代言词。虽然龙源音乐出版的的唱片音乐风格丰富多样,但坚持高品质的原创音乐或者新民乐类的作品为根基,涵盖了众多领域,始终如一的专业精神从作品呈现到声音品质不断开拓提升,赢得市场认可和海内外业内专家褒奖,在高端音乐音响市场和互联网数字音乐平台也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在超过一百多项获奖荣誉中,龙源音乐曾荣获学术性与艺术性兼具的业界最高奖项——“中国金唱片奖”及“华语音乐传媒奖”、CMA唱工委“最佳民族演奏专辑 ”奖,美国独立音乐奖项“最佳唱诵歌曲奖”、华语金曲奖“最佳HIFI演奏专辑”奖;“最佳爵士/蓝调艺人大奖”等等,出版的唱片连续多年入选《十大发烧唱片》《CD圣经》以及获得各种专业音乐音响杂志的推荐。
龙源音乐始终保持“用音乐感动生活”的不变初心。以传统对话当下,以民族音乐作为与世界交融的语言,用国际视野塑造中国传统音乐多元文化。龙源对音乐艺术的执着追求,在华语音乐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和新世纪音乐的领军品牌。而与很多唱片公司不同的是,龙源音乐几乎每张都是中国特色精品音乐。在现在实体唱片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依然不妥协,不惜成本用精湛的音乐演绎与顶级名家编曲、大师级录音打造中国音乐高端品牌,在当今中国唱片公司中显得独树一帜。
以上是北京音乐产业园的龙源音乐空间
跟龙源音乐两位老总田峰与欧阳永青女士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龙源音乐分为北京龙源与广东龙源,实际上就是一家唱片公司在广州与北京的分公司,北京龙源负责在北京的唱片录音制作事宜,广东龙源则在广州负责发行事宜。在龙源音乐进入新民乐与发烧唱片制作领域之前,龙源音乐的佛教音乐系列唱片可以说是发行量最大、品种最齐全的,主要是购买世界各地佛音的版权发行,后来自己录制发行,逐渐走上高品质原创民乐唱片的道路。龙源音乐对唱片品质的追求可谓达到了极致,力邀国内外享誉盛名的制作人、作曲家、录音师、国家级乐团等组成制作团队,为艺术家及优秀音乐人量身打造高品质音乐作品。除了在前期与后期制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经验丰富的录音工程师对录制好的音乐进行精心打磨,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把关,力求让每一张唱片都能达到最佳的听觉效果。
龙源音乐在制作上投入的成本,对作曲家、音乐家、制作人、录音师的重视程度,不是一般唱片公司能做到的,因为龙源音乐所出版的唱片都是高成本制作,经常合作的录音师与音乐编曲、制作人就有李小沛、张春一、孟庆华、尤景仰等,音乐家与乐手就更多了,几乎一流的民乐演奏家都合作过,比如近几年常合作的就有琵琶演奏家吴蛮、古琴演奏家巫娜、三弦演奏家赵承伟、著名京韵鼓大师冯欣蕊、笛子演奏家侯长青、琵琶演奏家曹扬、京剧大师关栋天、于魁智等人,流行歌手更有毛阿敏、孙楠、佳明、曹芙嘉、王晰等,不止在原创新民乐上有所突破,在流行音乐的制作也具有一流的水准,小娟与她的“山谷里的居民”近二十年所有的唱片都在龙源音乐发行,而最“长篇”的东方禅乐系列合作则属巫娜老师的《茶界》和《天禅》系列,十多年来发行了至少十多张的专辑,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当然,龙源音乐合作过的艺术家数不胜数,怕挂一漏万,后面以附表说明。
但在唱片混音之后到付诸压碟厂制版压碟的中间,会有个录音母带小样的监听过程,唱片公司自己用什么音响系统,这可能最终决定这张唱片的声音走向。先谈谈龙源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合作过的艺术家,或许这比他们用什么音响系统监听更为重要,因为顶级的艺术家顶级的唱片制作人、录音师,对所出品的每一张唱片精雕细琢,从音乐性、准确度、平衡度、艺术性、音响性等方面着力表现,在第一关就已经为唱片公司把好了质量关。
以上是广州龙源音乐所用的部分器材
接下来该说说龙源音乐用什么音响系统听音乐了。首先是位于北京音乐产业园内的27号楼的龙源音乐空间,这里是集办公、音乐聆听一体式大环境,经常举行音乐分享会,经常会有音乐家、音乐制作人在此做公益音乐分享,龙源音乐空间高雅舒适的环境,还可用于举办新专辑首发仪式等活动,为音乐作品的发布和推广提供了专业场地。这里的音响系统以家用发烧系统为主,经常会根据音乐分享会而换系统,但主要系统还是B&W以及丹拿,还可根据需要临时更换不同系统。龙源音乐空间的装修令人赏心悦目,如此好的环境加上层高足够高,搭配正常的家用音响系统,声音基本不会差。
而龙源位于广州的公司由于前不久刚搬到机场路戴维斯酒店二楼,很好找,酒店大堂左边滑梯上去就可找到。由于田峰老总经常在广州,所以北京那边的音乐人和录音师制作的母带小样会直刻成CD-R寄给田总监听。这里的监听系统则以偏专业的为主,一个性能全面的、适合在录音室对于各类音乐都可以进行高品质、参考级、监听的三路扬声器系统就显得很重要了,丹拿声学Dynaudio Acoustics C3极高品质的三路扬声器系统,采用了Dynaudio 最经典的顶级驱动单元,包括使用T330D高音皇,M560馒头中音、12英寸的30W100 4英寸音圈低音,配置了DCA 800\ DCA 1400(内置电子分频卡)功放分别推动丹拿声学C3的中、高音组与12英寸丹拿大音圈低音。
大家都知道龙源音乐最常合作的录音师就是李小沛老师,而李小沛老师最为熟悉的专业监听音箱则为丹拿声学M4+,因此龙源音乐自己做唱片母带小样监听的时候,使用丹拿声学没毛病,其结构与旗舰型号M4类似,在中、小型演播室中同样能还原出清晰、准确的音质效果,取得令人满意的重播水准。多数民用的高保真音箱难以发挥到最佳状态的原因是功放没有把单元驱动充分,特别是低音单元。
后级放大的信号先进入音箱内部的被动分频网络,在达到单元之前信号不光是损失了能量,同时还被改变了相位,特别是低频信号的损失相对更多。虽然有些发烧友的家用音箱用多组功放来驱动,但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原因同样是音频信号在达到单元之前,无法绕开被动分频器特别是低音分频器的电感损耗了功放的功率这一关。
实际上早在数十年前,用于录音和广播的专业监听系统就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主动分频的方式。 这些年很多烧友注意到了专业主动版监听器材实际上是可以家用的,而主动版音箱有些是内置在箱体内的电分功放,高级的主动版音箱则把功放外置,应该丹拿声学的多款大型监听音箱就是这样的设计。 即在后级放大信号之前,就按音箱的单元特性先做分频,分频后的信号分别接入各路后级功放,再驱动音箱对应的单元。 不仅是低频单元得到了最充分的驱动的同时功放。
丹拿声学Dynaudio Acoustics C3采用了Dynaudio 最经典的顶级驱动单元,包括使用T330D高音皇
丹拿声学DCA 800\ DCA 1400(内置电子分频卡)后级
龙源音乐广州公司的丹拿声学Dynaudio Acoustics C3 既可选择三台后级推动高、中、低三只单元,但中音与高音的分频器对功放的功率损耗较小,因此T330D高音与M560是被动分频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两台带电子分频卡的丹拿声学定制版MC后级。其中DCA 800推动C3的中高音、DCA 1400则推动12英寸的丹拿大音圈低音。如此一来没有被动分频器的电感损耗功率,加上后级功放也轻松地工作在较窄的频段,无形中提升了失真度与控制力。“解放了”的丹拿单元发挥了其该有的声音状态,我们在龙源音乐所听到的大编制音乐非常到位,大动态从容不迫,气势磅礴,而人声与弦乐器细致通透、灵动鲜活还带有一丝丹拿高级中高音单元特有的粘滞和柔美,除了超强的音乐信息还原能力,它的声音是有情感有韵味的。
当天去的时候觉得新环境空间略小一些,而且环境偏硬调,有些器材比如拉斐尔电源分体前级尚还来不及接上去,如多加些调声板等设备,声音还会更好。 即使如此,已经能够感受到其精准的声底,透明却富有情感的音色,颠覆一般发烧友对丹拿喇叭单元的看法。 不敢说与当年李小沛老师在录音棚中入墙的Dynaudio Acoustics M4+上面所听到的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相比,但Dynaudio AcousticsC3也是同口径单元差不多箱体容积的音箱中动态、瞬态表现最气定神闲的,着实令人信服! 尤其是聆听李小沛老师的民乐录音效果极佳,这种不压缩动态的声音效果、极其敏锐的声音还原度,很多家用级同低音口径同箱体容积的箱子根本无法做到!
龙源·合作艺术家
录制器乐专辑名家代表
龚一、李祥霆、戴亚、赵家珍、王心心、巫娜、于红梅、赵聪、吴琳、魏巍、赵承伟、古屋辉夫(日本)、赵晓霞、喻晓庆、周展、侯长青、曹杨、野培新、张晓红、孙云岗、陈悦、金玥、刘兴辰、邸扬、王华、赛音吉雅、吴学伟、李汇哲、王佳男、牛建党、秦国臣、陈雅明、焦丛玲、黄小曼、张维良、刘雅婧、王展展、许玉莲、潘寅林、薛伟、秦立巍、瞿航、孙铮、中国阮乐团、中央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中国芭蕾舞团交响乐团、X Brass铜管乐团、包头市漫瀚剧院民族乐团等名家名团(排名不分先后)
录制出品专辑国粹戏曲名家:
小香玉、康万生、邓沐玮、杨乃彭、于魁智、关栋天、孟广禄、李胜素、盛小云、刘桂娟、冯欣蕊、李文、梅院军等民族音乐代表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
录制出品专辑HIFI人声杰出代表:
毛阿敏、小娟&山谷里的居民、王晰、韩磊、曹芙嘉、佳明、米线、张芯、钟丽燕、褚海辰、罗宁娜、玉章英、塔琳、雨天(雨宗林)、阿木古楞、王丽达、孙博纶(孙晓亮)、杨蔓、樊桐舟、向丽、黑鸭子组合等(排名不分先后)
录制出品专辑东方禅乐杰出代表 : 琼英卓玛、甲雍、马常胜、谭宝硕、三藏梵音、圆光、陶莹、林曦、黄思婷、印能法师、金石文、颂钵音乐、觉囊古乐、卡洛儿、释则旭、王嘉宝、李娜等(排名不分先后)
录制合作专辑作曲家和录音师杰出代表:
张千一、张宏光、张春一、刘锡津、李小沛、孟庆华、瞿小松、万小元、李海鹰、蒋涵、尤景仰、姜万通、李凯、邹铁夫、梅弘夫、丁豆豆、鹿楠楠等(排名不分先后)
《龙源之声》 陈建华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