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博物馆里,也有着展现雨水节气自然和生活图景的文物。我们一起去看看。

在天津博物馆,这件清乾隆款斗彩农耕图双耳扁壶吸引了记者,壶的腹部两面绘制了我国江南地区雨水节气前后的农耕小景。


天津博物馆器物研究部研究员高英爽介绍称:“我们这件壶,两面图案不一样,一边反映的是耕地的图,反面反映的是耙地的图。耕地与耙地都是雨水季节开始农耕的情景,而且我们还看到这件东西表现的是中国南方的耕地场面。这个水牛是南方的水牛,牛的犄角非常长,而且是水田,这跟北方的牛和北方的田地是不一样的。”


据介绍,壶身上的农耕景象来源于清代画师焦秉贞绘制的《耕织图》。作为一件宫廷陈设品,这样的纹样不只是对 农业活动的描绘,更体现了中国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高英爽分析称:“清代的纹饰表示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个是现实和美好的祝愿合二为一了,表现了我们期盼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