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迈点

创45年以来新低的结婚登记数据,理论上将增加租住需求,但多数住房租赁企业,却笑不出来。

01 不结婚的年轻人

民政部近日发布的《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引起了迈点的关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与2023年相比,结婚登记数量下跌20.5%,并创下来近45年来的新低。与此同时,2024年离婚登记数增加了2.8万对,上升了约1.1%。


结婚数量的下降,以及离婚数量的增加,将显著增加单身人口的规模,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了另外一组数据:"七普"数据显示,我国男性比女性多出3490万人,其中20-40岁适婚男性比女性多出1752万人。

可以看到,在男女比例失衡问题愈发显著的同时,结婚数量又出现了显著下滑,这对于我国近些年来持续走低的生育率以及人口负增长趋势,无疑是雪上加霜。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的人口负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难以逆转。2023-2060年,总人口下降的趋势将逐渐加速,预计到2060年后,下降速度才会逐步稳定。在2050年之前,年均降幅大致在0.5%以内。

埃隆·马斯克曾说过:"低生育率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不仅意味着人口数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对于中国而言,低生育率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房地产市场。

显然,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会进一步被抑制,在市场供给显著过剩以及城镇化率高位运行的背景下,不利于市场的"去库存",房地产企业的"寒冬",仍将持续。

02"五味杂陈"的住房租赁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住房租赁市场而言,单身群体的扩大,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租住需求。具体而言,单身群体或者非婚同居群体往往更倾向于租房而非购房,尤其是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对于买房已经没有了执念,"活在当下"、"享受生活"是其最鲜明的特征,这将显著提升长租公寓的市场需求。

而且,国人的晚婚特征也愈发显著,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初婚年龄由2010年的24.89岁提升至2020年的28.67岁,这将拉长年轻人的租住周期,相当于增加了住房租赁市场的租住需求。

不过,对于多数住房租赁企业而言,面对这些所谓的行业"利好",却是"五味杂陈"。

从企业性质上讲,有相当多的住房租赁企业拥有房地产背景。根据迈点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住房租赁品牌传播力100强榜单》显示,"地产系"占比达到19%。这些企业均以房地产的开发及销售为主营业务,住房租赁业务在营收和利润中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以万科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万科住房租赁业务收入为26.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仅为3.41%。不过,受房地产开发业务显著下滑的影响,万科却巨亏超80亿元。

除了"地产系"企业以外,目前多数地方政府均成立了国资控股的安居集团,用于开展住房租赁业务。理论上,租住需求的提升,利好安居集团,但考虑到与房地产市场高度绑定的地方财政,这种以牺牲房地产市场需求为前提的利好,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毕竟,目前安居集团手中的大量保租房,多以存量房的盘活为主,除了响应国家号召以外,其也想借此来帮助当地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最终借助资产证券化实现资本的退出。

因此,站在多数住房租赁企业的视角上,或许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租住需求保持健康增长,而年轻人依旧倾向于买房。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当年充分享受了人口红利的房地产行业,遭遇"反噬"也是必然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