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8日讯 眼下,天气变暖,小麦返青,正是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一大早,滨州邹平明集镇种粮大户刘水波就带着机械化设备来到田间进行施肥作业,车辆穿梭,机械轰鸣,一片繁忙景象。
邹平市明集镇种粮大户刘水波说:“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的提示,让我们种植户更加精准地掌握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往年的施肥量一般是在每亩50斤,今年平台的提示每亩40斤就足够用,每亩地能节省10块钱的成本,我这1700亩地能节省17000元钱投入,经过精准施肥,小麦单产每亩地能提升100斤左右。”
刘水波所说的,是明集镇近年来打造的智慧农业平台。通过部署土壤传感器、遥感技术和物联网设备,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等数据,并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种植建议。不久前,刘水波的手机上收到了智慧农业平台的施肥提示,根据信息提示,刘水波备好了每亩地需要的肥料,避免了过度施肥造成的浪费。
邹平市明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牛方鹏说:“春季管理期间,智慧农业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为农户提供从灌溉、施肥到病虫害防治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务,他们可以通过手机查看田块的气象、土壤和作物长势数据,精准安排农事活动。让农户从传统的“凭经验种田”转变为“靠数据种田”,这样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亩产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闪电新闻记者 陈帅 滨州台 兰国辉 田文成 滨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