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2025年2月17日《焦作日报》A05版

焦作文旅

非遗+创新春节假期怀川表达


春节期间,大沙河太行盆景园推出特色文旅活动,以太行盆景园为承载空间,打造“夜经济”文旅秀场。

灵蛇启岁年俗盛,多彩文旅“开门红”!

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我市持续聚焦“春满中原·焦作过年”活动主题,围绕业态出新、场景创新、体验走心,精心构建新春文旅消费季的氛围和格局,实现了文旅市场“开门红”!据统计,春节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837.5万人次,按可比口径相比同比增长13.25%,彰显出强劲的文旅活力与城市吸引力!

非遗年味游增添新春魅力、消费多元化激发市场活力、创意新场景解锁“流量密码”……这个春节假期,焦作文旅“燃”情绽放,出圈出彩,不仅折射出焦作假日文旅促消费活动的韧性、活力,更见证了“诗和远方”创造力为文旅融合发展蓄势赋能的澎湃动力!

步履坚定、诗行远方!

一个崭新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从“开门红”到“全年红”,推动“流量”变“留量”转“增量”,我市将强化战略引领、品牌支撑、项目带动、业态培育、政策跟进,加速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在城市“出圈”中遇见文旅“繁花似锦”!


春节期间,恩州驿古街灯光璀璨,年味十足。

非遗出彩 假日文旅满分答卷

新春新气象,文旅焕新姿。

在我市春节文旅市场消费火、人气旺的背后,呈现了多个“小确幸”——


云台山冰雪嘉年华活动现场。(云台山景区提供)

城市旅游火了!陶三文化艺术展、恩州驿新春奇妙游等城市五大园区新春活力异彩纷呈,吸引216.85万人次“打卡”焦作城市旅游,推动我市城市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政策引流妥了!“一票游焦作”景区门票联动优惠政策,“六城联动门票互免”优惠政策,推动资源共享、游客互送,春节期间吸引山东聊城、山西晋城、河南洛阳等五地游客39.49万人次欢乐聚“焦”;

文旅品牌靓了!央视14次聚焦报道焦作文旅,占全省文旅央视报道次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太极拳、黄河飞龙、绞胎瓷等非遗元素4次登上央视,云台山景区新“夜”态、新体验获央视6次聚焦报道;


2月12日下午,“放歌怀川出彩焦作——文化进万家”焦作市非遗精品项目展演活动在市龙源湖公园精彩上演,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这些“小确幸”,是我市聚焦培育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充分释放旅游业的聚合效应,大力推动假日文旅经济、发展“旅游+”业态,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的一个缩影。

市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站位全市、统筹全盘,建立运行高效严密的假日旅游工作机制,推动全年假日旅游工作安全有序、出新出彩!

去年以来,我市成功开展“春满中原·焦作过年”“畅游五一·相约焦作”等系列主题文旅促消费活动,创新举办“醉美金秋·相约焦作”云台山旅游节,引领中秋、国庆假日热度持续飙升;出台旅游市场营销奖励办法,先后推出“六城联动门票互免”“一票游焦作”“暑期特惠大礼包”“144小时过境免签入境游”等优惠政策,吸引旅游包机、专列87架(趟),全市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双创历史新高。


春节期间,恩州驿的承恩老茶馆,在青砖黛瓦间复现中原市井茶文化的活态记忆,用一杯茶的溫度焐热属于每个人的时代记忆。

2024年,全年共接待游客7956.07万人次,同比增长9.5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0.52亿元,同比增长6.89%,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峰会组委会授予我市“中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称号。

科学谋划,为我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高规格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推动形成“一核引领、两极支撑、三带协同”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研究印发促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焦作市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纲领性文件,为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任务书”和“路线图”。

亮点纷呈 文旅业态焕新活力

过去的一年,焦作文旅持续书写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项目引领筑牢新支撑。我市全力推进44个在建文旅文创项目,年度完成投资42.54亿元。谋划储备“十五五”重大文旅项目15个,谋划总投资154.66亿元。万都大酒店一期、李商隐纪念馆、平东里文商旅创意街区、陶瓷工业文化创意园一期、怀府恐龙园一期等一批大项目接续投用,为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振文旅消费注入澎湃动力。


春节期间,解放区数字动漫产业园依靠工业文化、工业文旅、工业动漫吸引广大市民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业态升级开辟新赛道。新增典礼学书历史文化展览馆、云台抖影城、西张赶竹泉游等6家AAA级旅游景区,周窑十八坊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民宿,山的礼物·猫岔、溪山美学园成功创建省五星级旅游民宿,恩州驿文旅街区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推动神农山景区、恩州驿文旅街区焕新亮相,岸上小镇获评“全省十佳消费新场景”,“老屋凝乡愁 古村焕新生”“品读怀川 自在乡村”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云台山冰雪旅游入选全国冰雪精品旅游线路。大南坡村荣获文旅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全省唯一。制定《焦作市景区化村庄评定标准(试行)》,首批筛选评定28家乡村旅游重点村。


陶三文化艺术园夜景一角。

品牌营销提升新内涵。联动河北、江苏、福建、山东等8省中国功夫之旅品牌推广协作体,开展“中国功夫之旅品牌推广协作体功夫之夜”太极拳推介、展演、采风活动,共同打造功夫之旅品牌;与浙江舟山、安徽黄山、四川乐山、云南大理组建“山海交响”五城发布联盟,不断扩大焦作文旅“朋友圈”。坚持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同频共振,持续抢抓市场流量,焦作文旅接续上央视、上热搜。去年以来,央视101次、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500余次关注报道焦作文旅,网络曝光量突破210亿次,仅去年国庆节假日期间,就获央视17次聚焦报道,焦作城市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春节期间,恩州驿古街新年奇妙游引爆我市文旅市场,现场人潮涌动。

文化供给展现新作为。在全省率先推出“艺起来市民夜校”,建成首个中国海军焦作舰图书馆分馆,创新打造栗井美术馆、李商隐纪念馆、西大街城市书房等一批新型文化空间,岩山村红色教育基地、周窑图书馆、神农黑陶文化创意园、岸上小镇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入选2024年河南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典型案例。先后举办文化惠民活动超2.58万场次,惠及群众2519余万人次。孟州莫沟村和高新区苏家作村入选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多项优秀文化作品在“唱响新时代”河南省群众合唱大赛、“中原舞翩跹”河南省广场舞大赛中荣获大奖,各项群众文化活动在全省名列前茅。我市被省委宣传部表扬为“表现突出的组织单位”和河南省广场舞大赛活动组织“特别表扬单位”。

融合创新 激活文旅发展引擎

我们欣喜地看到,怀川大地上“诗与远方”渐入佳境,文旅融合风光正好,焦作文旅品牌越擦越亮!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的一年,聚力融合创新,焦作文旅再发力!


春节期间,陶三文化艺术园烟火气十足,广大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焦作传统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着力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建立完善项目谋划、推进机制,加快形成以项目建设引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年文旅项目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加快推进和生国际康养城、西张赶文旅融合、博爱记忆·文化创意园等一批文旅项目。谋划实施山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云台山高端会务小镇等中长期项目。依托市文旅集团,抓好存量资产盘活、增量业务拓展。加快培育一批文旅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文旅产业集群化发展。

着力推动文旅消费扩容。以“一赛一节”统领全年文旅消费市场,擦亮城市特色IP。举办好各重要时间节点文旅促消费活动,确保文旅市场“四季皆旺季”。创新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创新制订焦作文旅宣传推广计划,出台旅游市场激励政策,不断巩固拓展周边客源市场,大力开拓长三角、大湾区等高端客源市场,积极发展入境游客源市场,确保国内客源市场持续升温、入境客源市场有效突破。


以“云台明月焰”为主题的大型实景演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神话故事巧妙融合,现场观众爆满。

着力推动文旅业态焕新。提升城市旅游。优化升级恩州驿、大沙河,建成运营平东里、陶瓷工业文化创意园等一批文旅新地标,谋划建设升级版“不夜城”,常态化举办演唱会,不断丰富城市旅游产品体系。提质景区旅游。加速云台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太极·蜜雪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把雪王市集、今夜·东沟打造成顶流IP。加快青天河、神农山、嘉应观、韩园等传统景区改造提升。提优乡村旅游。精心打造一批村落景区化建设样板,探索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焦作路径”。提效多业融合。积极发展“文旅+体育”“文旅+演艺”“文旅+微短剧”“文旅+科技”“文旅+游戏”等新兴业态,促进文旅产业与多元产业互动融通。


春节期间,陶三文化艺术园流光溢彩,让工业“老面孔”变身城市文旅“新地标”。

着力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深入提炼“七大文化标识”,努力形成一批文学、音乐、影视、动漫、游戏、书法等文创精品。擦亮“放歌怀川 出彩焦作”“文润怀川 书香焦作”文化服务品牌,建立优秀文化演艺节目常态化进景区、进街区运行机制。加快“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市集建设。持续推进万里茶道沁阳太行陉段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积极创建一批A级文博景区,大力开发文博文创,不断丰富文博场馆的旅游元素。

景色宜人满目新,文旅融合风帆劲!

焦作文旅将深入贯彻市委第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的重要支撑、全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地,推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景鹏 报道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贾蓝摄)

20位“焦作名师”形象惊艳亮相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 点击关注 --

总值班:吕正军   统 筹:王 鹏 梁易凝

责 编:王建新   审 核:丰舒潍

编 辑:孙浩翔   校 对:黄小霞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