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2月17日报道,当地时间16日,英国首相斯塔默称,如有必要,英国“愿意并准备好”向乌克兰派兵,以确保英国和欧洲的安全。
据报道,斯塔默在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上撰文称,英国“准备在乌克兰的防卫和安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承诺到2030年每年提供30亿英镑援助。
斯塔默称,除了军事援助外,“这也意味着英国准备好并愿意在必要时派遣我们的部队,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英国首相斯塔默
此外,副首相安吉拉·雷纳向独立电视台表示,伦敦对基辅的支持仍然“坚定不移”。
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表示,乌克兰人“处在自由的前线”,“我们的工作是让乌克兰在任何谈判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
“我们将以北约盟国的身份继续进行这些讨论,你们将看到通过北约支持乌克兰的新声明。”
多位英国议员表示,将坚定站在乌克兰一边。
这消息一传出,舆论哗然。在当今世界格局下,英国此举,究竟是维护和平的正义之举,还是另有隐情?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英国这一表态实在是“迷之自信”。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阵营不断拱火,英国更是冲在前面。如今说要派兵执行和平协议,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疑点重重。
英国在欧洲本就处于一个微妙的位置,脱欧之后,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愈发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宣称要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更像是在刷存在感,试图找回曾经“日不落帝国”号令天下的感觉。
遥想当年,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和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建立起了“日不落帝国”。殖民地从美洲到亚洲,从非洲到大洋洲,太阳无论何时都能照到英国的领土上,那是何等的辉煌。
但时过境迁,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英国的殖民地纷纷独立。曾经的“日不落”,如今只剩下英伦三岛及一些海外领地,国际影响力也大不如前。
从军事角度看,英国的军事力量也今非昔比。2024年,英国陆军的士兵人数创下了自拿破仑时代以来的新低,不足73000人。
就这点兵力,还想着在乌克兰的土地上大展拳脚,简直是不自量力。
而且,英国要派兵执行和平协议,是真的为了和平吗?还是为了在欧洲找回话语权?
再看看英国国内,也是一团糟。能源危机、通货膨胀,民众生活压力巨大,政府信誉急剧下滑,大规模罢工运动此起彼伏。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好好解决国内问题,却想着在国际上搞事情,也真的是本末倒置。
英国若真的想为世界和平做贡献,首先应该正视自己的实力,摒弃“日不落帝国”的旧梦,收起傲慢与偏见。
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平等、公正、合作的原则,而不是动辄挥舞军事大棒,妄图干涉他国内政。否则,只会让自己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孤立,沦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