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自己手下能臣霍去病如此骁勇善战,汉武帝马上策划了一次规模更大、计划更周密的出征。
当年夏天,汉军竟然令人难以置信地消除了骑兵部队远地作战对季节的依赖,在数个月内,国内动员,再一次集结数万骑,兵分两路,分别由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合骑侯公孙敖率领,出击匈奴。
武帝以霍去病为右路,兵出北地(今甘肃省宁县西北);公孙敖为左路,兵出陇西(今甘肃省临洮西北)。按照事前计划,两军最终要在祁连山地区会师。同时,武帝为牵制匈奴单于主力部队,还派出博望侯张骞和郎中令李广兵出右北平,两路进击匈奴左贤王部。
河西之战示意图
汉朝出兵数路,匈奴也没闲着。伊稚斜单于亲自率领匈奴主力,杀到代郡、雁门二郡。可见,此时的汉朝和匈奴双方,都有打红眼的势头。在东西长达数千里之战线上,同时开打,显然汉匈战争进入了高潮期。
霍去病率领骑兵出北地,从灵武(今宁夏银川西北)渡河,然后,汉军翻越贺兰山,穿越浚稽山沙地(今巴丹吉林大沙漠),打到了居延海(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居延是匈奴语,《水经注》中将其译为“弱水流沙”,汉代时曾称其为“居延泽”,魏晋时称为“西海”,唐代起称为“居延海”,现在叫“天鹅湖”)。
稍作修整,霍去病领兵沿额济纳河南下,行进小月氏(今酒泉),在张掖耀兵,显示汉朝威力。而后,急行军快速挺进二千里,到达祁连山及合黎山一带。
未等公孙敖一军抵达合军,霍去病把握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匈奴发动猛烈攻击,生擒匈奴辖下单桓、酋涂、稽且,脩濮,呼子耆等五王,而后乘胜逐北,击走诸羌,志在打通河西走廊。
霍去病 剧照
此战结束后,清点军功,汉军斩首30200级,生擒五王之外,还活捉了王母单于阏氏、匈奴王子等59人,生擒匈奴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诸部族都尉相国率众降汉者,共2500人。
武帝大喜过望,增封霍去病5400户,其所部属将皆得封侯。
霍去病在数月间,率领所部汉军两次远征河西走廊,深入数千里,连战连捷,名动天下,真是天赐神将。
这么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青人,指挥得当,有勇有谋,突破匈奴作战常规计划,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且,霍去病常为士卒先,勇敢善战,使得所部汉军胆气日豪。同时不能忽视的是,汉武帝给予霍去病所的军队,乃是经验老到、作战经验丰富的最精锐部队,骑兵所骑战马,也是当时汉朝最优良品种。如此保障到位,汉军能实现长距离的机动迂回,使得霍去病部汉军能够不断奇袭与突破,以寡敌众,最终,也使得中国历史上最闪亮的战星腾空闪耀。
可叹的是,长年和匈奴作战的汉朝勇将公孙敖所部竟然迷路失道,未能按时和霍去病一部会师于祁连山。依据汉律当斩,赎为庶人。
公孙敖 剧照
霍去病一路汉军大胜。而汉军东线右北平方面,李广率四千骑先行,不料,被匈奴左贤王部四万多精骑所包围。李广乃汉朝“飞将军”,全无所惧,马上命令其子李敢率数千骑直杀敌阵,从匈奴阵营左右部间盘旋穿越而过。
李敢千骑归来,丝毫无损,于是对战友高呼:“胡虏易于耳!”
在李敢勇气鼓舞下,汉军士气大振。李广审时度势,命令汉军以兵车结为园阵,持弩外向,严阵以待。
匈奴主力仗势兵多,连续对汉军发起冲击。箭如雨下,一时间汉军死伤过半。如此煎熬,汉军有军魂在军,军阵始终不动。
令下,李广部下令士兵持弓弩不发,他本人操作大黄连弩,在极短时间内射杀匈奴裨将数人,匈奴军震恐,攻势稍缓。
战至日暮,由于敌军越来越多,李广吏士眼见箭少人稀,皆面无人色。
李广 画像
回首望见主将李广,他意气自如,严密号令,有序治军。由此,军中皆服其勇。
转天,平明号角吹响,双方再次激战,汉军胆气益厉。
即便如此,毕竟匈奴人多势众,李广所部逐渐受到压迫而阵脚移动。
幸亏,博望侯张骞及时带兵赶到,匈奴不知汉军援军多少,又一时间不能取胜,只得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