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前文简略讲述了两汉与匈奴的“战争与和平”,其中,很多人战功赫赫,名垂青史,但也有不少人死于非命,甚至身败名裂为天下笑,比如“飞将军”李广和他的孙子李陵等。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子长孙,但不幸的是,李陵的父亲李当户英年早逝,李陵成了遗腹子。再后来,李广因战事不利自杀而亡,成为整个家族长久的隐痛。

好在爷爷的“污点”没有影响李陵进步。少年时,李陵就担任侍中建章监。而且,李陵像李广一样善于骑射,关心他人,对部下谦让,名声很好。

国难思良将。汉武帝觉得李陵有李广之风,于是命他带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领地探看虚实。此行李陵带兵跋涉二千多里,在居延地区察看了地形,但没有看到匈奴,于是返回。

此后,李陵担任骑都尉,率领勇士五千人,在酒泉、张掖地区练习骑射,防范匈奴,几年后奉命驻屯张掖。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武帝的内弟、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出兵酒泉,在天山攻击匈奴右贤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武帝召见李陵,希望他担任贰师将军的“后勤大队长”,李陵磕头自请,希望带领手下精兵到兰干山(今蒙古国境内)以南接应汉军,武帝同意了。

但令李陵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此次毛遂自荐,竟然重复了爷爷李广的悲剧,不仅没能建功立业,反而身败家灭,甚至到死也没能回到故土。

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来到浚稽山下驻扎。

孰料,这厢立足未稳,便遭遇了单于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五千士族被三万匈奴人团团包围。

汉军占据两山之间,用大车为营拒敌。李陵亲率士兵出营列阵,命前列士兵持戟盾防御,后列持弓弩进攻,闻鼓则攻,闻金则退。

匈奴见汉军少,直攻营前,汉军千弩齐发,敌兵应弦而倒。匈奴人向山上退缩,李陵乘胜追击,杀死数千人。

单于大惊,急召步兵、骑兵八万人再次发起凌厉攻击。李陵且战且退,苦战数日后,南行至山谷中。此时,汉军伤亡惨重,李陵下令有三处箭伤的躺在车上,两处箭伤的驾车,一处箭伤的坚持作战。

接下来几天,汉军且战且退,又杀敌三千多人,但匈奴人铁了心要消灭这股汉军,派出骑兵一天进攻几十次,但又有2000多人被杀。

眼见战局不利,单于萌生退意,可惜关键时刻,汉营中出了叛徒,向单于讲述了李陵的窘境。单于大喜,再次围攻李陵,并居高临下,箭如雨下,攻击汉军。汉军拼死抵抗,射光了最后的50万只弓箭,只得弃车而逃。

此时,汉军仍有3000多人,可惜没了弓箭,只能砍断车辐当武器,军官只有短刀防身,深入峡谷之中。

匈奴人截断汉军退路,就势推下巨石,汉军伤亡惨重。

原本出兵前,武帝给安排了后援,但武帝听信谗言,临时“爽约”,此时的李陵已经无力归天,踌躇良久以后,决定分散逃亡。

李陵下令军士每人带二升粮,一片冰块,约定到遮虏鄣回合。半夜里,李陵下令击鼓启程,鼓却没能敲响。李陵和韩延年都上了马,跟随的士兵仅几十人,但身后有数千敌军紧追不舍,最后,韩延年战死,走投无路的李陵知道即便侥幸逃生,也会像李广一样面临“军事审判”,于是下马投降。汉军残部分散逃走,最后有400多人逃回边塞。


李陵失败的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惊,武帝希望李陵战死,于是叫来李陵的母亲和夫人,让相士看看有无死丧之色,结论是没有!

不久,消息传来,李陵竟然投降了。武帝勃然大怒,朝臣也纷纷谴责李陵有损国体,怪罪李陵,武帝于是问太史公司马迁怎么看。

正所谓领导问你的看法,不是想听到不同意见,而是寻找同盟。可惜司马迁没有理会,极力为李陵开脱说,李陵对亲人孝敬,对士兵诚信,经常想着奋不顾身解救国家危难,从一贯表现看,有国士之风。尤其是他仅带领5000人深入匈奴腹地,面对重重围困,转战千里,最后箭尽路绝,仍赤手空拳冒着箭雨和敌军搏斗,就是古代的名将也比不上。他之所以投降匈奴,是想着还能有机会报答国家。

然而,汉武帝想的只是朝廷的脸面,于是以司马迁侮辱诋毁贰师将军,而为李陵作说客为由,将其处以宫刑。

一年后,感觉对不住李陵的武帝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想接回李陵,但无功而返。担心受罚的公孙敖对武帝说:“听俘虏讲,李陵正在帮单于练兵对付汉军,所以接不到他。”武帝听后,下令将李陵家处以族刑,他母亲、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陇西一带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节而累及家族为耻。但其实帮匈奴练兵的是一个叫李绪的人。

武帝死后,朝廷也曾多次派人请李陵回家,但是李陵以大丈夫不能二次受辱为由,至死没有回来。


国学经典欣赏:

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糵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点击国学成语故事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大众新闻记者 武宗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