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3时许,随着非机动车信号灯亮起绿灯,等在复兴东路隧道浦西入口处的数十辆电动自行车,在黄浦交警的指挥下,鱼贯驶入隧道上层。这标志着上海中心城区首条非机动车夜间越江隧道启用。

“以前轮渡停航后,要么绕远路,要么冒险走机动车隧道,还被处罚过。现在终于有了一条便捷又安全的过江通道了。”半个多小时前,外卖骑手藤先生就等在入口处,专门来体验“合法”骑车进越江隧道的感觉。“从这里过江比白天等轮渡还快,以后晚上接跨江订单就不用担心了,运费也能赚多点。”

他身后,十多辆电动自行车已经排起长队,等待绿灯后驶入复兴东路隧道。这些骑行者中,既有外卖配送员、代驾司机,也有深夜下班的通勤族,还有专门来“尝鲜”的市民。


外卖骑手、代驾司机和市民排队等待进入复兴东路隧道骑行越江(邬林桦 摄)

“我女儿一家住在浦东世纪公园,以前晚上有点事情,只能打车过江。现在骑电动车也能过江,省了钱,也更方便了。”市民陈先生专程赶来体验骑车过江的新鲜感,顺便熟悉一下去女儿家的骑行路线。

骑行者的期待和兴奋,反映出非机动车夜间越江的实际需求。此前,上海的越江隧道均设计为机动车通行,而非机动车闯禁令违法“上桥入隧”的情况时有发生,更多次酿成交通事故,成为交通安全管理的痛点。在专业人士看来,复兴东路隧道开放非机动车夜间通行,不仅是隧道功能的拓展和优化,也是城市交通治理思维的转变——上海将持续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满足更加多元的出行需求。

根据通行规定,目前复兴东路隧道上层将于每天23时至次日5日,仅供电动自行车通行越江,限制时速为15公里。

为保障复兴东路隧道非机动车夜间安全通行,上海公安交警总队路设处在复兴东路隧道浦西上下层隧道分流处,设置物理隔离设施,确保机动车仅能进入下层隧道行驶。黄浦公安交警部门在隧道的浦西进出口处均增设交通信号灯,控制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错时通行,避免车辆混行造成隐患。同时,在隧道进出口增设民警执勤岗位,加强现场交通管理。


交警部门在复兴东路隧道浦西入口处设置隔离装置,防止机非混行(赖鑫琳 摄)

而在浦东进出口,浦东交警部门对隧道周边交通组织进行了全面优化:在张杨路(浦东南路至南泉北路段),双向最右侧车道被改造为“可变车道”——白天供机动车通行,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5时切换为电动自行车专用道。这也是上海首条“机非可变车道”,既兼顾日间车流,又为夜间骑行腾出空间。


复兴东路隧道浦东入口,交警部门调整了道路组织、增设信号灯与多块指示牌。

“我们还在浦东南路张杨路口增设了夜间非机动车专用相位信号灯。”浦东交警支队负责人介绍,在电动自行车进入隧道前,该路口信号灯会启动特殊相位,非机动车道绿灯时长延长至45秒,并与机动车信号错时运行,避免车流交织。

23时30分许,记者驾车进入复兴东路隧道。上层非机动车道内,照明灯将车道照得透亮,广播不断提示非机动车限速行驶;下层机动车道,车流平稳。

栏目主编:王海燕 题图来源:赖鑫琳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邬林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