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医学上定义为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当成年人的动脉血压持续超过18.7/12千帕(即140/90毫米汞柱)时,便可被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有两种主要类型:症状性高血压,由某些疾病引起;原发性高血压,则通常由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导致,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但常见的包括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鼻出血等。头痛通常为持续性的钝痛或搏动性胀痛,尤其在早晨醒来时更为明显。高血压病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绞痛等症状,这是由于高血压对心脏和血管造成压力所导致的。此外,肢体麻木、水肿、少尿等也是高血压可能引发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指向高血压,也可能与其他健康状况有关。
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专家简介】
宫晶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处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先后在北京中医医院急诊,心血管科,医务处,疾病预防处等科室工作,其间曾经在北京友谊医院内科进修学习,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
【擅长领域】
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诊疗经验丰富,对头痛,头晕,心悸,耳鸣,失眠,疲劳综合征,颈椎病,更年期高血压等杂病的诊疗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发表专业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