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滕王阁序》,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人到中年,再读一遍,发现写的都是人生故事,有悲剧,也有喜剧,悲喜之中,都充满了无常无奈。

不管是古人,还是今天的人,人生路上总有焦虑的事,也有打不开的心结。

如果有一天,你决定“我不要了”,那一瞬间,你所有的焦虑,都不见了,身轻如燕。

原来,努力得到是勇气,学会失去是加倍的勇气。



01

执念“要”,会害了自己。

《滕王阁序》中,一开始写了滕王阁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

写到一半的样子,忽然笔锋一转,写道:“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还例举了很多的名人,他们有过多少风光,就经历了多少凄凉。

西汉的冯唐,是一个难得的领军人物,但一直没有被重用。

当他到了晚年的时候,边疆告急,有匈奴人来侵犯。汉武帝想起冯唐,招其到宫里。却发现,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无法重用。

将军李广,一辈子征战沙场,却没有被封侯。他因此,耿耿于怀。

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李广主动请缨,参加漠北之战。

难过的是,李广迷路了,没有到主战场。他非常羞愧,选择了自尽。

还有贾谊、梁鸿等,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失望。

《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作为一个人,不管遭遇了什么,哪怕是自己很老了,还要鼓起勇气,大不了做一个大器晚成的。

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励志状态,让多少人,晚年都不得安宁,结果什么都要,什么都得不到,还亏损了之前拥有的。

作者王勃,很小就被认定为神童,十几岁就当了公务员。却因为支持皇帝的儿子们斗鸡,被赶出京城,丢了官职。

不信邪的王勃,投笔从戎,在虢州做了参军。

还没有立军功,他就因为匿藏和斩杀的官奴,带来牢狱之灾。要不是天下大赦,小命都保不住了。

王勃走出牢狱,去投靠父亲,却落水而亡。

当我们到 一定的年纪,就会明白——你想要的,有心栽花花不开;不想要的,无心插柳柳成荫。

位置,你很想要,但是高处不胜寒,让你的日子战战兢兢。如果你德不配位,要来的位置,就是祸害,终究被钉在耻辱柱上。

钱财,你很想要,如果你得到了很多,却还觉得不够,那就变得贪婪了。你后半生还折腾钱财,就有命赚钱,没命花钱。

爱情,你要很多,色字头上一把刀,这是很可怕的。当你一次次索要婚外的爱情的时候,就意味着家庭要失败,晚年会孤独。

诗和远方,你要了,就必须要花很多的钱。等你钱花光了,回到生活中来,就开始过苦日子了。不自量力的旅行,带来是一时半会的幸福,长长久久的痛苦。

并不是你要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执念去要,就过上了一根筋的生活,如进入死胡同一般。



02

不要了,人生就自由了。

《滕王阁序》的创作过程,充满了传奇。

滕王李元婴修建了滕王阁,成为了地方的一道风景,后来受到了摧毁。

地方官员阎都督,翻修了滕王阁,在重阳节的时候,组织地方文人墨客聚会,写文章,进行纪念和宣传。

本来,阎都督打算让女婿吴子章来写序,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聚会一开始,阎都督就亮出态度,让女婿把提前准备的诗词拿出来。

不料,王勃误打误撞,到了聚会现场,加上年轻气盛,直接站起来指出诗词的缺点。

接着,王勃挥笔,写下《滕王阁序》。

当阎都督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点赞道“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

阎都督让女婿和王勃做朋友,互相学习,又送王勃千金,作为感谢。

王勃还故意在文章中漏掉一个字。阎都督派人追上王勃,反复询问,留下“一字千金”的典故。

诗曰:“不是明灵佑词客,洪都佳景绝无声。”

如果不是王勃的诗词,洪都的滕王阁也是默默无闻的样子。

当我们感谢王勃,成就了滕王阁的时候,也要感谢阎都督,在女婿才华不够好的时候,让一步,给王勃有出头的机会。

注定无法得到的东西,在心底默念一句“我不要了”,不仅自己释怀,也让那些可以得到的人,轻松得到,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不要了”,不是消极,而是成全他人,也放过自己。

不值得的人,及时放手,让他去遇见另一半,好好过日子;内耗的事情,释怀,有没有结果都不重要;求而不得的财物,不要看了,那本是别人的东西。

很多时候,你要不到的,恰好是别人也要的。你不要了,那就没有了争斗,从而各自安好。尤其是家庭内部,没有了争斗,就有了和睦。终究是,家和万事兴。



03

《卧虎藏龙》中有句台词:“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不要,就是把注定失去的东西,都放弃。你的人生因此留白,腾出空间去容纳其他,也可以享受已经有的东西。

人生,不是什么都要填满,小满才是最好的状态。一无所有,就是得到一切的开始。

人生,幸福是一种体验,轻轻松松的,自由自在的。

一辈子,有舍有得,一来一去。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