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难得君

当代职场最魔幻的真相是什么?

你越努力当一颗“好螺丝”,系统越觉得你像一颗“坏螺丝”。

打工人和超级个体的区别,堪比盆栽和野草。

打工人是盆栽:每天被老板按时浇水(发工资),修剪枝叶(KPI考核),长在精致的陶瓷花盆里(格子间)。看起来岁月静好,但只要花盆一碎,立马蔫成酸菜。

而超级个体是野草:没人浇水?自己找地下水。没人施肥?隔壁垃圾堆就是天然有机肥。风一吹就弯腰,但风一停,立马支棱起来,甚至还能蹭蹭长成参天大树。

你以为“稳定”是铁饭碗,其实是老板给你焊了个不锈钢花盆。

你以为烟草石油电力你个普通人能进得去?醒醒,朋友!

你就是个普通打工人。

普通打工人总有三大幻觉:PPT能救命、老板是亲爹、裁员是狼来了。

“我PPT排版赛过乔布斯,老板肯定舍不得裁我!”

“老板说今年困难,明年一定给我升职加薪!”

“AI替代的是流水线工人,关我白领什么事?”

醒醒,朋友!

你引以为傲的PPT技能,在AI眼里就是“1分钟生成20版,附带动态特效和老板喜欢的土味配色”。

老板说“公司是家”时,潜台词是“家里没余粮了,要不你少吃点?”

AI淘汰打工人的逻辑很公平,先卷死写代码的,再卷死画PPT的,最后连卷你的HR都被AI优化了。

打工人的宿命是,年轻时用命换钱,中年后用钱换命,最后发现钱和命都没了。

当打工人还在纠结“年终奖砍半”时,单干者已经实现了“半年干活,半年环游世界”的初级目标。



别误会,单干不是让你去天桥贴膜,而是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

CEO就是你本人,负责战略,比如今天接不接甲方爸爸的离谱需求。 CFO还是你,比如“这单赚的钱够买多少包辣条”。HR依然是你,自我PUA,“今天必须写完方案,否则扣自己奶茶钱”。

单干的本质是用不确定性换主动权。

打工人害怕失业,单干者害怕没挑战——毕竟,打工是“老板画饼我吃饼”,单干是“自己烙饼,还能卖饼”。

打工人总迷信“深耕一个领域”,但现实是:深耕十年=老板觉得你贵=裁员名单第一名。

超级个体的秘诀是把技能玩成乐高。

会写文案?不够。但“文案+怼甲方黑话+用户痛点拿捏”=流量收割机。

懂设计?普通。但“设计+阴阳怪气吐槽+直播带货”=粉丝哭着求你接单。

打工人的能力是“点状技能”,像蜡烛,风一吹就灭;超级个体的能力是“网状系统”,像烟花,炸一次就让人记住。

举个例子:你是个会计,但偷偷学了脱口秀。某天你开发了一门课:《如何用相声讲明白资产负债表》,瞬间成为B站知识区顶流。

这叫“跨界爆破”,专业术语叫“Lollapalooza效应”,其实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

哲学家塔勒布说,反脆弱就是“越捶我,我越强”。

打工人是玻璃心,工资涨500笑三天,裁员通知一秒崩溃。

超级个体是橡胶人,客户跑路?正好腾出时间开发新业务;项目黄了?复盘视频发小红书还能蹭波流量。

写给还在纠结的年轻朋友:单干不是退路,是普通人唯一的出路。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单干太难了!”“失败了怎么办?”“我啥都不会啊!”

朋友,打工人就不难吗?50岁被优化难不难?熬夜做的方案被老板说“感觉不对”难不难?看着AI一天干完你一周的活难不难?

单干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回去打工。但打工最差的结果,可能是人到中年还要和应届生竞争“月薪3000包外卖”的岗位。

最后送给年轻朋友三句话:

别等风来,自己造个电风扇。

稳定会死,野草永生。

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盈亏自负,但自由无价。

祝你早日摆脱花盆,在命运的狂风暴雨里,长成一片谁也不敢拔的钉子户野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