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北京没有穿搭。
只有裹在纯黑羽绒服下与7级狂风抗争的生存渴望。
当我以为五彩缤纷的冬季是独属于南方人的特权,互联网则用“蒙古袍通勤ootd”证明了“时尚”和“保暖”绝不是二元对立。
蒙古袍被穿成打工人新的设计感实用通勤战袍,游牧民族的图腾和马蹄袖给简单的混羊毛大衣蒙上了一种草原之上或深宫之内的王霸之气。
图源:小红书@乐意李
“在地铁上穿蒙古袍,邻座问我是不是出了地铁口得换乘自家汗血宝马。”
打工人靠工位上的蒙古袍无声地宣告自己桀骜不驯的自由灵魂。“穿蒙古袍上班,想必老板也会因为我的气势不敢轻易来犯。”
潮人穿搭的核心是“出其不意”。
比如上海潮人会用一件民族色彩浓厚的新式蒙古袍混搭黑色鸭舌帽、Barbour棉外套和Marieclarie皮靴,“上海初冬的温度穿刚刚好。”
单穿以上每一样,你也不过是满街潮人中泯然众人的一个,但配上草原风情的立领马扣束腰,都市穿搭就有了一种“特别的疏离感”。
图源:小红书@罗宾酱
潮流的归宿是被打工人穿进办公室。经常需要出席会议又放不下时尚情结的打工人已经开始询问,“有没有蒙古风格的西装套装?”
蒙古袍同样入侵了辣妹界,“可汗当年也想不到自家的袍子原来可盐可甜”。
有人问第一次穿蒙古袍,建议尝试哪些品牌,底下内蒙古IP回复:日常穿不要买长袍,过于隆重,建议先从蒙古辣妹短袖开始。
在抖音涌现的大量或华丽贵气或精致干练的蒙古服饰潮牌中,沃德勒民族服饰另辟蹊径,找到了少女感蒙古袍这个市场,硬生生开拓出“蒙古辣妹袍”这个冷门品类。
蒙古袍改良无非是改短,改薄,去除繁复的花纹,加入现代的色彩搭配。于是沃德勒改良后的“新蒙古袍”在用色和裁剪上都洋溢着青春气息:桃花粉配海藻绿腰带生动活泼,仿羊毛翻领带着一丝千金娇俏,文案是“这一生何为自由,要去做草原上策马奔腾的姑娘”。
没有新中式动不动露肩、镂空、超短裙,蒙古袍即使走辣妹路线,也给你一种“精致的厚重感”。
销量证明蒙古辣妹风自有广阔市场:一套398块的青花瓷配色蒙古袍短裙上榜抖音民族服饰爆款榜第三。汉服、Jk、洛丽塔之后,蒙古袍有望成为“第四坑”。
当辣妹风成为新蒙式的流行思路,蒙古袍拆成上下两部分,摇身成为“时尚牛油果牛仔短裙套装”也变得合理了起来。从此短剧里“清宫穿越后在时尚公司掀起腥风血雨的公主”有了独家妆造。
图源:小红书@都澜民族小众服饰设
蒙古袍改良的另一个思路是把功能性发挥到极致。
比如蒙古袍滑雪服的出现让民族服饰在运动届大放异彩。虽然你困惑这么长的袍子到底怎么能在站上雪板的时候确保双腿灵活不摔个狗啃泥,但不重要,身着草原长袍的你已经是滑雪场上一面亮眼的旗帜了。
“新蒙式”穿搭的最高境界是毛绒格子大衣和皮草内搭。蒙古人只在重大节日里才穿的长袍,北上广白领们配上冷帽、皮草、通勤包,就把旷野的风不经意带进了工位。
毕竟是“专为冰天雪地里打猎放牧而设计”,蒙古袍在抗寒上让为了版型修身而偷工减料的冬季女装自惭形秽。地道的穿法,是蒙古皮袍配上一双蒙古玛拉沁(马毛靴)。有人第一次在海拉尔穿到这种马毛做的靴子惊为天人,“花大几千穿UGG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暖和过。”
“这鞋出了东北就穿不了,辽宁都不能穿,太热。”
图源:小红书@嗯古的日常
内蒙人鑫鑫介绍,蒙古袍一般不只一层,而是里外夹层共同穿着,所以比普通外套保暖的多。蒙古袍分为皮袍、夹袍、绵袍和单袍,最正宗的传统袍子会用羊皮、旱獭皮、毛料、棉布等等天然材料制作,防水且保暖的动物皮尤其适用牧民在漫长的冬季野外骑马放牧。
蒙古袍也不只有厚的冬皮袍。春夏穿丝绸短袍,基本辨识特征是蒙古领、皮扣装饰、袖口接马蹄袖,和腰间狂放不羁的粗皮带。即使没有以上这些,只需要在穿搭中加入简单的毛毡帽或毛茸靴,也可以让你瞬间拥有“蒙古”感。
图源:小红书@土狗子inpeking
所以只要略微调整袍子的面料,蒙古袍还可以爆改成“草原最出片的防晒衣”。
更重要的是,看起来设计感十足,改良蒙古袍的价格却十分美丽:在抖音平台上,一件改良蒙古上衣的价格大概在200-600元左右,一套扎实到可以cos《熊出没》的毛绒外套在微信小店里也只卖你699元,只是材料不能细究。
但蒙古袍作为日常穿着还不像汉服,互联网文献充足,你穿的是魏制汉制都有人告诉你如何符合礼仪规范,以及“不要混搭”。不少第一次穿蒙古袍的打工人担心自己穿法不正宗,闹出类似汉服左衽右衽的笑话。
传统蒙古袍包罗万象,按照部落划分,有巴尔虎服饰、阿巴嘎服饰、巴林服饰等等种六种不同的风格,有的部落风格华丽,比如阿巴嘎部落的德勒(皮袍)领子、前襟、袖边都用粉红或白色绸缎镶边,根据年龄有单层镶边和多层镶边之别;有的则走简约风,比如苏尼特服饰大多采用青色、蓝色、褐色绸缎或布料缝制。
蒙古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服饰”。清末民国以来蒙古服饰向窄瘦、轻便、简单变化,比如以前接马蹄袖,现在除了隆重集会庆典,平时的蒙袍已经不接。
这么看,滑雪服和辣妹装也不过是蒙古袍改良的历史里的又一次小小革新。
迷上改良蒙袍的打工人“全网求蒙古袍的正确穿法”,结果内蒙人摆摆手告诉你完全不用担心,“爱怎么穿都行,我们自己也经常蒙元素和正经蒙古袍混搭”。
生活在呼和浩特的蒙古族人卡卡发现,“新蒙式”这两年的确在本地年轻人中间越来越流行。
她自己就偶尔会在抖音、淘宝上买几件蒙式马甲、外套,但“穿得不多,对日常来说还是太隆重”。去年过年,她就穿了一件缎面新蒙式马甲,里面自己配了一件白衬衫,去各家拜年,以及参加“每次都要烤一只全羊”的家庭聚餐。
“神奇的是穿的话一定会全妆,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的,不然感觉自己配不上衣服。”
更多本地人会选择找熟悉的蒙古袍店量身定制。呼和浩特本地有不少蒙古袍定制的店铺,原来定制传统袍,如今也做起了改良款。
一方面,蒙古袍上下摆宽大,身材包容度足够高。宽松和中性的特点在各种改良外套、改良卫衣的裁剪中保留;
另一方面,毛皮用料、民族纹样和印花、立领盘扣等等齐全的新中式要素,则让自然主义者、极繁主义者和新中式爱好者们通通找到了自己的时尚归宿。
那木拉则品牌创始人阿木告诉我,定制一件蒙袍的要素很多,会根据你所在地方的气候选择面料、款式,还要看你的肤色和需求选择颜色和剪裁。一些明星在演出前也会找他们定制舞台蒙袍,这时定制还要考虑舞台效果和与歌曲的匹配程度,价格根据你所选择的面料和做工难度,可以从一两千到上万不等。
抖音是新蒙式等等满足设计师店铺的主要阵地。民族变装视频这两年异常火爆,这些民族服饰店铺也常常能在平台上收获意外的流量。同时,抖音上以直播、视频为主的销售方式能让顾客看到更多衣服的面料细节和做工、质感,还能实时解答顾客问题,退货率可能比在淘宝上更低,阿木说。
“新蒙式穿搭”同样也带火了“新蒙古生活方式”,卡卡上周去逛了一家新蒙式服装店,一楼卖各种蒙古元素衣服,二楼开了一家蒙式咖啡店,装修是土墙配木桌,到处摆上蒙古包毛毡,拿铁里加奶皮子和牛肉干。
图源:小红书@张jump
“蒙古公主的下午茶:穿缎面祥云纹蒙古机车套装,喝马奶酒Dirty。”
时尚嗅觉敏锐的人会从去年每个草原打卡点上人脚一双的尖头高筒皮靴捕捉到“游牧风”的泛滥。
蒙古袍不是这股“游牧风”里的唯一代表选手。
比起铺满花卉祥云纹样、更为隆重具有压迫感的蒙古袍,藏袍低饱和度的灰、粽、黑,似乎更能无痛融入冬季的写字楼电梯。
巴恩风穿搭的真谛,原来被藏袍们参透了。
于是有商家开发出“藏式西装”、“藏式衬衫”等等牛马专属时尚方案。或者将传统藏袍斜穿,里面颇为刻意地露出充满班味的白衬衫和领带。
图源:小红书@Jamyang藏服饰
所谓的“藏式”可以应用得更广泛,有人就发现只露出半边袖子的藏式穿衣法很适合冬季的北京地铁和任何空调不足的北方室内,“室内穿羽绒服热,但是脱了又冷,只脱半边袖子既保证了后背不冷,也不用一路抱着衣服。”
据刚从西藏回来的编辑大稚说,“本地人走热了的时候,穿冲锋衣、羽绒服也会露出半条膀子”。
蒙藏“游牧系”大多走厚重朴实的路子,新疆却凭借鲜亮明快的艾德莱斯绸在“轻游牧”上自成一系。
图源:小红书@是玲玲耶
潮牌店里的经典款式有流苏外套和牛仔坎肩,艾德莱斯裙排满两列衣架,领子上绣着玫瑰的丝绸衬衫和麂皮外套出现在同一个季节。走进店里,穿着刚买的长裙踏着尖头皮靴的“伪牧民”们进进出出,《我的阿勒泰》又演了一集。
你能在几乎每一家新疆民族潮牌店里见到“艾德莱斯”:作为一种在新疆延续了三千多年的传统手工艺织品,艾德莱斯绸至今仍然是本地现代服装的重要材料。
要不是摆在乌鲁木齐的民族潮牌“黑眼睛姑娘”的店里,印满艾德莱斯绸纹样的抹胸、海岛衬衫和吊带连衣裙,你怎么也不会把它们和“游牧风”联想到一起。
最“游牧”的环节可能是:在店里买一件麂皮绒短外套,店主会帮你包装成买买提的藏宝箱。
图源:小红书@小黄紫
同样是“民族元素”,原来是景区次抛衣,如今被打工人穿成日常高频基本款,一大区别在于如今的民族潮牌设计师店铺开始抛弃廉价的聚酯纤维,采用更加耐磨耐久的天然面料。
新蒙式服饰设计师发发说,他们在设计蒙古元素上衣时很多时候会选择天然纤维成分的未处理面料作为载体,因此从面料上就与大批量生产的“淘宝民族风”区别开。
天然面料会随着穿着时间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程度和部位的褪色、磨损,而这恰恰是“新游牧”穿搭的灵魂,“为穿衣服的人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记,打造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一件衣服。”发发说。
“民族游牧风”,越来越被国外各大时尚奢牌们当成灵感来源和秀场点缀:
Lemaire2024的春夏秀场受到设计师越南之旅的启发,将多口袋、可拆卸兜帽等等户外实用元素和城市穿搭融合,被形容为“安静的现代游牧民族风”。
2011年,拉夫劳伦推出“城市游牧”秀场系列,“流苏、麂皮、钉珠和极其浪漫的白色、蕾丝、印花元素交织,摇曳的长裙搭配宽腰封,书写晚宴上洒脱帅气又古典的西部女孩。”时尚评论者Sodaray写道。
总结起来,“地母系大女主该穿的衣服。”
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则再一次证明了“游牧审美领先全球”。
奥运会开幕式上,蒙古国国家队穿着新晋时尚品牌Michel&Amazonka设计的队服出场。队服以那达慕大会的传统服饰德勒长袍为原型,绣上那达慕大会的“九白旗”、天空、山峦、飞鸟与神鹿纹样,”每套手工缝制超过20个小时”。时尚杂志《Vogue》将其评为最佳奥运制服,《GQ》则称其为“最迷人的奥运队服”。
象征自由的游牧想象太迷人,打工人力求在衣食住行上证明自己“足够游牧”。
游牧生活方式品牌于是从景区商业街开进北上广的各大商圈,打上“民族手艺人”、”羊毛编织”、“天然植物染”的标签,299元的毛毡钥匙扣立刻肩负起“可持续”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宏伟使命。
2023年,游牧风生活方式品牌店shardaa开进上海最时髦的生活街区新所,毛毡地毯和羊毛包摆在充满藏式风情的木炕上,打卡的年轻人边用芦苇吸管喝着藏式奶茶,一边感叹“繁华大城市里竟然还有如此原生态的波西米亚精神角落”。
于是城市游牧者们穿着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牛皮制成的蒙式机车外套,走进堆满粗棉毛毡的“游牧文创集合地”,在朝九晚九的写字楼牛马生活里放牧自己。
如果要细究为啥游牧穿搭永远与“自由”和“旷野”深度绑定,那么除了色彩自然原生、材质耐磨,最终为“城市游牧”风定调的,依旧是那种“无用的功能性”。
“选择那些带有多口袋设计,或者挡风片毛领设计的风衣,这些应对自然天气的功能设计,虽然到了城市用处并不大,却能再现游牧生活的灵魂。”时尚媒体《时尚临风》写道。
于是穿着两万的始祖鸟冲锋衣上班通勤也就有了合理解释:把对抗自然天气的功能元素挪到城市穿搭上,始祖鸟又何尝不是一种高喊着“自由”理想的城市游牧风?
于是穿着两斤重的游牧大衣挤地铁也成了打工人的自我救赎:毕竟在PPT里冲锋和在山野冲锋,总得选一个。
编辑|橘总
作者|肘子
设计|胖兔
封面图源|小红书@蒙古丽人
参考资料:
1.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蒙古族服饰(巴尔虎服饰、察哈尔服饰、阿巴嘎服饰、苏尼特服饰、乌拉特服饰、巴林服饰)》
2. 时尚临风,《城市游牧风太火了,它才是今年最时髦的风格!》,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