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被盗摄并上传外网,引发了广泛关注。

《哪吒2》的遭遇令人痛心,同时也凸显了电影行业在作品面世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不仅仅是盗摄风险,从版权侵权、人身安全、设备损害到资金链的维护,影视制作的全流程都需要进行系统性的风险管理。


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哪些保险能保障影视行业相关风险呢?据一家影视保险服务商介绍称,所谓“电影保险”包括了保障人员、第三方责任的多个基础险种,以及完片保险、人设崩塌险等专业险种。那么,这些保险的发展情况如何呢?

完片保险:影视制作财产损失保险

上世纪50年代初,“完片担保”在好莱坞诞生,其作用是担保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聚集”制作能够按照剧本预定时限及预算拍摄完成。

2019年,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上,平安产险发布了一款中国平安影视制作财产损失保险,标志着中国本土化“完片保险”首次落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中国平安影视制作财产损失保险仍处于在售状态。产品条款显示,保险责任主要包括两部分。


图片来源:平安财险

一是被保险人所有或依法负责管理的、因制片目的而使用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道具、布景、服装、机器设备、底片,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直接物质损坏、灭失,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二是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保险单中列明的主创演职人员的死亡、伤残或突发急性病而导致被保险人无法或放弃完成影视制作项目,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已投入预算的可保制作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可保制作成本,指由被保险人申报的所有与影视制作项目相关的费用。但不包括融资成本和已缴纳保险费。

对于被盗摄的情况,完片保险赔不赔?根据条款规定,对于可保制作成本中著作权许可使用或转让的相关费用,需要经保险合同双方特别约定,并在保险合同中载明保险价值、赔偿限额。这意味着,盗摄本身通常不在标准保单自动覆盖范围之内

除主险外,平安影视制作财产损失保险还有多个在售的附加保险,包括附加动物保险、附加额外成本保险、附加政治原因除外保险、附加现金损失保险、附加内陆运输保险、附加演职员亲属保险等6个附加保险。

此外,一些基础险种也可以覆盖影视制作产业链的相关风险。比如知识产品侵权责任保险、货物运输保险、无人机财产及第三方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公共责任保险等,都是财险行业的常见险种。

影视人员保险:实质是意外险

在影视拍摄过程中,剧组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必不可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家名为“拍片保”的影视保险服务商介绍显示,影视(剧组)人员保险适用于各类型的剧组工作人员,可以保障制片人、摄影师、灯光师、群众演员、武打演员、特技以及明星主创等剧组人员。

根据宣传页面信息,保障内容包括意外伤残、意外医疗、猝死和误工费等意外责任,投保方案可在10万元-100万元保额区间选择,以10万保额的方案而言,包含10万元的死亡伤残、1万元的意外医疗、10万元的急性病身故保障,1天—3天保障期间的保费为8元,最长保障期间可选6个月,对应保费是112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该险种的承保公司处了解到,该产品实质是一款意外险产品。不过从报价来看,要比市面上销售的一般综合意外险要贵上不少。以50万保额的方案而言,这款影视(剧组)人员保险的保险责任包含50万元的死亡伤残、5万元的意外医疗、50万元的急性病身故保障,6个月的保费为560元。


某保险公司影视人员保险相关保险方案

一般而言,综合意外险的保障期间是一年,以某平台销售的一款综合意外险为例,主要责任包含50万元的意外身故和伤残,8万元的意外医疗、25万元的猝死等,保费是180元/年;另一保险销售平台上的同类产品显示,主要责任包含50万元的意外身故和伤残,5万元的意外医疗、30万元的猝死等,保费是156元/年。

不过,意外险的保费还受到其他保险责任、投保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这款影视(剧组)人员保险的承保年龄显示为3岁-70岁,年龄范围较宽,但未披露具体条款情况。

国内现状:专业保险发展仍显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明星“塌房”时有发生,而有一类可保“人设崩塌风险”的保险产品逐渐被市场关注。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所谓的“人设崩塌险”在国内落地困难,主要原因包括风险较高、承保和理赔环节存在挑战,以及缺乏有效的风险筛查手段,对投保明星进行背景调查,特别是生活习性等不为人知的隐私,无法评判风险等级。

作为一种风险转移工具,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保险对于中国电影产品继续做大做强非常重要,尤其是以完片保险为代表的专业保险,能够为制片方在面临预算超支或制作中断等情况时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确保影片能够顺利完成并发行。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尽管已有保险机构积极探索完片保险,但近年来的发展非常缓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金融产品查询平台上搜索“影视”等关键词,仅有上述“影视制作财产损失保险”一款保险产品。

“从近年来的发展看,国内‘完片保险’成熟度并没有提高。”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完片担保公司需要确认资金到位后才会给电影上完片担保,国内投资人则更习惯阶段性打款,边拍边打款。有很多作品完成制作后才开始融资宣发排片费用。电影制作工业化、标准化尚未形成,电影摄制流程管理和财务监管失控,行业工会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完片担保的运作。

在向凯看来,完片担保功能的实现建立在以完片担保公司为核心,搭建的完片担保公司、投资人、制片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多边关系平台之上,故而完片担保需要建立在电影工业化程度高度发达,电影工业整体法律、金融监管完善的基础之上。

向凯指出,国内的电影采取审查制,且审查标准十分不明晰,审查包括剧本审查和完片审查,尽管电影法(草案)有放松剧本审查采取一般题材备案的趋势,并直接取消了一次性的《电影摄制许可证(单片)》的审查。但对于制片人来说这仍然是无法回避的潜在风险。这些是“完片担保”无法担保的范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