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智驾行不行,不是看它有几个激光雷达,多少公里0接管,而是要看厂家愿不愿意承担智驾使用期间发生的交通事故。

如果愿意承担,说明智驾技术确实成熟了,而如果不敢承担,说明还有很多漏洞等待填补。



此前,有媒体报道奔驰将为其推出的高阶智驾“兜底”,不过因为条款复杂,至今未能大规模推广。但在中国,有一家新势力企业即将推出类似的业务。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小鹏将推出智能驾驶保险,为用户在使用智驾期间出现的交通事故进行兜底。



知情人士透露,小鹏将根据智驾系统积累的用户数据,联合头部几家保险机构,推出智驾保险产品。业务主要覆盖高速/城市NOA、自动泊车等功能。换句话说,在上述智能辅助驾驶运行期间,出现的任何交通事故,都将由小鹏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进行负责。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该保险并非包含在车损险中,而是要单独购买。同时,由于是新产品,消费者购买的价格可能并不便宜。而且,该保险产品还将读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智驾里程、急刹次数、疲劳驾驶频率、超速频率等等,为后续智驾保险的推广做数据积累。



有保险内部人员介绍,以后的智驾保险价格并不统一,不同车型品牌的价格不同,甚至相同车型,智驾配置不同也会不同。例如,纯视觉的智驾保险会比激光雷达的要贵,因为后者技术成熟,事故率更低。

所以,作为消费者,你会为了智驾的安全,购买额外的保险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