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上午,靖安县三爪仑乡塘里村宽敞的村部大厅内,一串串彩纸灯笼随风轻摇,彩色谜条如流苏般垂挂,空气中飘着糯甜的汤圆香气。一场由塘里村村委会和塘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的以“团圆迎春·灯谜纳福”为主题的元宵活动开启,将这个白云深处山间小村的年味推向了高潮。村干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百余条结合了村部发展特色的灯谜,让这个山村的元宵节既充满传统韵味,又洋溢着新时代的活力。

悬挂的五十盏彩纸灯笼下,缀满写有谜语的彩笺。其中一条“山林变河湖,供电千万家”的谜面,引得村民争相竞猜。“是洪屏电站!”63岁的老人赵教才脱口而出,“十多年前搬迁时,村里人还担心没了土地咋活,现在电站成了‘聚宝盆’,不仅家家户户用电不愁,还能给全国供上电!”

这样的场景在村部大厅处处上演。为了筹备好这次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翻村史、问老人,将塘里村村史和近十年变化编入灯谜,与村庄变迁发展息息相关的灯谜牵动着大家的心。“黄土茅屋出山林,漂亮新房柏油绕......答案是福安新村!我猜中了!”村民雷克祥说。雷克祥的旧宅沉在洪屏水库底,新家门前铺设了柏油马路和明亮路灯,作为洪屏水库移民,他亲历了塘里村从“土坯房、泥巴路”到“红瓦白墙、旅游打卡地”的蜕变。

2010年,因洪屏电站一期工程建设需要,塘里村208户村民告别世代居住的土坯房,搬迁至东坑、泥涡等移民新村。彼时的雷克祥还担忧:“搬下山,没了山地咋活?”如今,他的疑虑早已消散。曾经作为脱贫户的他,如今经营的农家乐年收入已经超2万元,产的蜂蜜更是供不应求。

近年来,三爪仑乡整合资金500余万元,其中移民资金投入100余万元,开展美丽家园建设,打造文明实践广场,配备农家书屋,实施整村道路硬化、修建游步道300米、安装路灯80余盏等,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美丽家园+产业扶持”的带动下,塘里村联合乡商会和非公企业,大力发展白茶、蜂蜜等特色产业,蜂蜜年产1万余斤,三爪仑百花蜜、三爪仑精品白茶等特色品牌打响,移民年均纯收入达2万元,近三年村集体经济稳定在15万元以上。

“元宵活动看似是‘小热闹’,实则承载着聚民心、兴文化、展新貌的多重意义。”村党支部书记熊飞飞介绍,近年来,塘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传统节日为载体,通过“民俗+互动+服务”的模式,让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更聚人气。如今,三爪仑乡塘里村已获得乡村旅游示范点、市级红色名村、全国低碳村等称号,于2019年荣获江西省文明村镇,在2020年更是荣获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选的全国文明村庄称号。

从“为建电站离故土”到“乐业安居展新颜”,塘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一碗汤圆焐热了移民乡愁,用一条灯谜串起了奋斗足迹,更用一场充满巧思的民俗活动,让乡村振兴的图景在欢声笑语中愈发清晰。正如雷克祥所说:“搬出大山是福,留住文化是根,共同致富是盼!”这场充满乡土芬芳的节庆,不仅让200余户村民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更点亮了乡村振兴的“长明灯”。(万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