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编辑:江讲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2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文章《医保基金与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企业直接结算加速落地 企业回款周期从6个月减为30天》,再次强调药械回款难问题,并对今年医保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工作提出规划。


文章指出,长期以来,医药领域存在“回款难”问题,供货企业的货款回款时间平均在半年左右,这对药械企业造成沉重的资金负担。

对此,国家层面围绕加速药械回款频频发力,针对医保结算体系进行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医保基金与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企业直接结算。同时公布明确的实施时间:

2025年全国基本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2026年全国全面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这意味着,2025年,全国集采耗材医保直接结算,开始全面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医保直接结算的顺利推进,国家医保局上个月还制定阶段性计划,公布2025年1-5月直接结算的具体实施试点地区,试点省市需启动实施即时结算,其他省份可自行选择试点。


明确的执行计划,可见官方对于推行医保基金直接结算的决心。此举对于医院、药品生产企业以及医疗器械和耗材供应商等相关参与者来说,无疑将加快其资金回笼的速度。

“回款难”滋生腐败!

官方披露细节

实际上,国家之所以调整回款方式,推进药品、医用耗材医保直接结算背后,正因为业内未及时回款的情况普遍存在。

一笔笔拖欠货款背后是各级各类药械供应商深陷资金回笼困境,面临生死一线。

2024年12月,云浮市云安区审计局共出具审计移送处理书11份,其中就包括区域内10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拖欠供应商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款共8611万元。

2024年5月,广西医保局称收到反馈部分医疗机构存在长期拖欠集采超声刀货款的情况,排查发现:全区集采超声刀超6个月未回款的医院有22家,超1年未回款的有10家;

以及此前中共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点名要求进行整改。其中就包括3年以上未支付货款达到259笔(包括药品、耗材、设备等款项)……

不仅如此,“回款难”滋生医药腐败问题也日渐暴露。

据中纪委发布的《纠治医疗腐败顽疾》一文中披露,在江苏省某县人民医院,供应商的发票入账、对账、回款都绕不过财务科原科长刘某某。为了能尽快拿到“回款”、回笼资金,供应商经常奉上“诚意”。在2015年至2021年期间,他非法收受供应商等人贿送的现金和购物卡等财物,合计48万余元。

这反映出,目前药耗购销领域的腐败已经深入财务科,与回款问题直接挂钩,也正是因为医院拖欠货款问题严重。

国家及地方医保局出手,

直接结算模式全国“遍地开花”!

为了遏制上述乱象,国家医保局此次着力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医保直接结算模式,也正是解决回款难问题的核心。

据国家医保局披露,目前医保直接结算模式已在多地取得明显成果。江西、天津、山东、福建、内蒙古、湖南等多地均开始推进医保基金与企业直接结算的模式,部分地区的回款周期已从6个月压缩到30天。

江西省12个统筹区已全面实行国谈药直接结算,集采医用耗材由4个批次增加到33个批次,货款结算周期从6个月缩减为30天左右。

福建厦门全市2000余家定点医药机构均已接入即时结算系统,医药费用对账后次日即可拨付医保资金;

安徽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即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当天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次日可由医保部门按比例拨付。同时,实施即时结算后,安徽医保基金拨付时限由通常60天左右压缩至1天

与此同时,招采子系统上线的步伐也进一步提速,目前包括辽宁、湖北、吉林等纷纷启用招采子系统,全国上线进度已达27省。

国家医保统一信息平台的加速落地,将直接催熟医保基金与企业直接结算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无疑,随着国家以及各地医保局将医保基金直接结算改革持续推进,医药行业内医保、医院、供应商之间多年难解的“三角债”问题,有望彻底从源头解决。

同时受困于现金流压力的经销企业,也会大幅减少,公立医院拖欠货款、违规采购设备耗材等问题也将随之迎来整顿。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影响负责


#2023年中国MRI报告

#2023年中国CT报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

#中国医院信息状况调查2021-2022

#医用超声#内窥镜#监护#心脏电生理#康复#生殖健康#口腔#医美#家用医疗设备领域报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