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期,局势有了大转变,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将目标对准了日本,其中美国对日本的反对略显积极,毕竟日本从偷袭美国之后,对美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美军是不可能放弃打击日本的机会的。
1944年下半年的时候,美国就基本突破了太平洋日军的第二道防线,此时日军已经有了压力,美军只需再往前一步就可以进入日本的内防御圈了。
那么这一步,就是日本的硫磺岛。
当时日军硫磺岛的总指挥官是栗林忠道,他分析过去与美军的作战发现,美军的海空作战能力非常强,但是陆军耍阴招绝对比不过日军。
他当时就下了个命令,调动大量日军,在硫磺岛修建防御工事。
不过,栗林的防御工事不是往上建,而是往下挖。
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日军就在硫磺岛的高山上挖了数不清的地下坑道,而且坑道内还能实现全部互通。
据记载,日军挖的坑道一共达到了9层之多,大部分时间日军都生活在这坑道之中。
还有炮兵阵地,日军怕美军空袭,于是干脆把炮埋进土里,只露出炮筒活动。
所以,硫磺岛战役中,美军登陆硫磺岛后,见到的日本兵不多,但听到的枪声却是最多的。
美军当时对日军挖的地下坑道绝对低估了,由于防御不到位,一些美军正在休息时会莫名其妙的被一颗子弹杀死。
但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子弹击发的方向。
后来美军就想了一招,那就是用喷火枪朝洞口往里烧。果然这一招确实管用,近距离下日军无法从洞口探出头,而美军则能用喷火枪朝里面烧。
自从用了喷火枪后,日军伤亡数量大量增加,洞里满是被烧焦的日本兵。
其实当时除了喷火枪的折磨外,还有几个原因给予了喷火枪的辅助作用。
日军虽然在地下占据了防御优势,但物资匮乏让很多日本兵都撑不过去。日军当时是缺粮缺水,上级规定无论军职大小,没人每天只能分到一小瓶饮用水。
如果是这样,也能勉强活下去,长期在地下坑道生活十分压抑,有不少日本兵霸凌新兵,还有长官霸凌下属,抢食物和水源。
再加上当时天气气温很高,洞内又不通风,物资缺乏下日军基本上是毫无招架之力,而喷火枪的加入,算是成了夺取日本兵性命的关键。
当时美军还劝日本兵,不要挣扎了,出来投降吧。尽管有很多日本兵有这个想法,他们也不敢迈出洞口一步。
因为他们的长官一直都在给他们讲,美国人最爱杀俘虏,抓到的俘虏一个都不留,与其投降不如为国而战。
最终迎接日军的,是战败。有当时参与战争的美国老兵讲,日本兵修建的地道非常恐怖,他们曾经进去过,每到一个拐角或者小屋时,都要打起十足的精神,因为他们担心会有不要命的日军躲着偷袭他们。
信息来源:栗林忠道担任驻守日军最高指挥官,建造隐秘的地下工事——北京卫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