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苏联大兵,身高马大悠闲自在。旁边的建筑弹孔成片,俨然马蜂窝的样子,建筑脱落一片狼藉。战争之初,苏军家乡也曾这般狼狈,不过在1945年,一切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因为柏林战役。


历史上,柏林战役是二战时期欧洲战场最后一个战役,两百多万苏军兵临城下。不足一半的德军即便负隅顽抗,也终究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4月16日打响,27日苏军就打进了柏林市中心。


作战中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德军失守了国会大厦。19世纪当地修建的恢弘建筑,在柏林战役中被拿来当做军事要塞,2000名德军士兵据守此处,与苏军针锋相对,最终不敌。


1945年4月30日21时50分,苏联英雄米哈伊尔.耶果罗夫中士和麦利唐.坎塔里亚下士将苏联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对此,苏军并不满足,还有一系列展示荣耀的行为,比如各式各样的涂鸦作品。


图中这位苏联大兵,身高不够,也不影响即兴发挥的兴致。踮起脚尖,在显眼处留下了自己的墨宝。来得有些晚,上下左右已经被战友写满了,旁边硕大的弹孔,诉说着德军的凄凉。


一些玩心大的士兵,干脆把目标瞄准了石柱,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前几年德军还风光无限,到了1945年就丢失了老家,起起落落真是风水轮流转。只是可惜了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建筑。


更有甚者,一些苏军士兵在国会大厦载歌载舞,手风琴伴奏好不自在。不晓得当时德军战俘看到,会是什么感受?百年沧桑几经战火,60年代国会大厦得以扩建维修,当年苏军的涂鸦之作,想来应该没有了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