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顶上茶花开,阿哥阿妹跳脚来,跳脚跳到黄灰冒,跳脚跳到太阳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云南省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彝族赛装场都热闹非凡,附近的群众齐聚一堂,共同参加这场民族盛宴。如今,彝族赛装节已走过1350多年历史,被称为世界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以楚雄彝绣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多次在国内外掀起“最炫民族风”。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直苴彝族赛装节,邀请了前来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的东亚各国权威教育专家、文化学者一同参与体验,为多元文化交流提供契机,让楚雄州的非遗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和借鉴,楚雄州的非遗项目如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古老神秘的双柏彝族虎文化等也将得以在国际上广泛展示,极大提升楚雄州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后续开展国际文化合作、旅游推广等奠定坚实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在中国召开的会议,就会议举办地楚雄州而言,具有开创性意义。长期以来,诸如彝族火把节、彝绣这等民族文化瑰宝虽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但受现代生活方式冲击,传承面临困境。此次会议将聚焦非遗与时尚设计融合,能促进楚雄州如彝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时尚设计结合,让古老非遗在现代社会找到新的呈现形式和载体,以时尚的力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喜爱,使非遗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滇中楚雄,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目前,楚雄州已建立起国家、省、州、县(市)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项、省级82项、州级282项、县(市)级582项,为非遗文化的系统性保护与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浩瀚的非遗文化星海中,楚雄彝绣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楚雄彝族服饰是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群众引以为傲的“指尖艺术、心灵花朵”。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州委宣传部的策划组织推动下,楚雄州深挖彝绣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楚雄彝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7万名绣娘年人均增收2万元至4万元,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过去的“指尖技艺”变成了把更多妈妈留在家的“温暖产业”,走出了一条彝绣美、产业兴、百姓富、乡村靓的彝绣锦程。楚雄彝绣也自信从容地迈上“走出去”的快车道,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先后登上了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巴黎时装周等国际大舞台,不断向国际化、高端化、产业化、时尚化进军。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的召开,将为楚雄州的非遗文化产业与时尚产业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彝绣等相关产业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向时尚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创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合作项目,推动当地旅游、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楚雄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杨晶晶)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