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四川南充市非遗蛴蟆节活动中,一巡游纸人酷似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自己雕刻的版本,“丑萌”造型引发网友热议。


车龙乡群众自制的“哪吒灯”。受访者供图

13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联系到了活动主办方南充市西充县车龙乡。乡政府工作人员对此回应:该“哪吒”是由群众自发准备,巡游后已和官方准备的“蛴蟆灯”一同烧掉。“送蛴蟆”是川北地方性民俗,寓意祛病消灾,祈求来年健康平安。“‘哪吒’之前还有过‘冰墩墩’,也是当年最受百姓喜爱的角色。”


车龙乡群众自制的“哪吒灯”。受访者供图

蛴蟆(qí má),音近四川方言“切猫儿”,即青蛙、蛤蟆。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我把蛴蟆送下河。”川北人民耳熟能详的童谣记录着“蛴蟆节”至今三百多年的历史。


大小“蛴蟆灯”在祈福点焚烧。受访者供图

南充市西充县车龙乡副乡长王平介绍,今年乡里的蛴蟆节在大年十四举行,包括“哪吒灯”在内的五款灯在民俗节目表演完毕后开始上街巡游。“乡政府准备的就是一盏大‘蛴蟆灯’。今年是蛇年,民众又自行准备了‘青蛇’‘白蛇’‘雷峰塔’,‘哪吒’也属于群众自发创意,自行创作绘画的。”


大小“蛴蟆灯”在祈福点焚烧。受访者供图

从车龙乡提供的“送蛴蟆”民俗活动现场实况视频中,记者注意到,锣鼓鞭炮声里,当地群众手持小“蛴蟆灯”组成巡游队伍,紧跟“大蛴蟆”和“哪吒灯”之后。整个队伍沿着既定路线前行,蜿蜒如长龙,灯火延绵,热闹非凡。当晚巡游完毕后,大小“蛴蟆灯”和“哪吒灯”一同在固定祈福点焚烧。


车龙乡蛴蟆节巡游队伍。受访者供图

王平特别提到,“哪吒灯”出现后,引起了群众的围观。“大伙对这个哪吒造型评价还可以,因为电影正在热映,哪吒这个角色形象也比较好。”他回忆,北京冬奥会那年,甚至有群众在蛴蟆节上制作了“冰墩墩”,举着完成了巡游焚烧。

蛴蟆节上,有些许“潦草”的“哪吒”引发了不少网友热议。“南充这个‘哪吒’神似电影中哪吒的‘自我雕刻’版”“但就像哪吒自己选的!”也有南充本地的网友评论:“‘哪吒’在蛴蟆节上焚烧祈福,这不就和电影里哪吒浴火重生对上了吗?都是好兆头。”


《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中哪吒雕刻的自己。网络图

记者从四川文旅获悉,蛴蟆节属于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川北地区多年来固定的民俗传统。四川遂宁、南充等当地人将“蛴蟆灯”送至河边烧尽,以祈求来年健康平安。

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