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上这些年的改革力度确实很大,不管是教材还是考试,还是各种教研,力度都是空前的。几乎每年都有新名词新方向,从以前的目标教学、翻转课堂到这两年的大单元教学、大语文,可谓眼花缭乱。连一线老师都无法理解,各种教研真的这么重要吗?

以我校为例,还没开学,校长在第一次例会上就布置了今年的教研活动:不但有推门课,还有名师引领课以及年级教学大赛等等,让各位老师做好准备。这样的教研活动几乎每学期都会举行,已经举行了很多年了。为什么领导们还如此乐此不疲呢?



纵观周围的其他学校,基本都是如此,轰轰烈烈的教研活动一个接一个。那教育上的领导为什么这么热衷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呢?难道教研的作用真那么大?

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对一线老师的不信任,不相信老师们会认真备课上课,质疑老师们的能力。

教育上的领导为什么喜欢折腾老师?各种形式主义不断,除了领导要彰显自己的权力,就是因为对一线老师的不信任。

教学是非常独立的工作,老师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不需要任何人参与。老师怎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都是老师自己的事,这对于置身事外的领导来讲是很可怕的。他们总害怕老师们敷衍了事不认真工作,所以就采取多种方式来督促和指导老师的教学,教研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教学的工作太独立了,所以上级怕下级不好好干,校长怕老师不好好干,所以就搞了很多教研活动,可能作用也没那么大,但至少可以让大家都忙碌起来,心思放在教学上。



第二:组织教研活动是各地教研室的一项工作,不然真显示不出他们的价值。

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不同,是有教研室的,不但有省级的,还有市级和县级的,而教研室的主要作用主要作用就是组织老师们开展一些教研活动,如果取消了这些,教研室的人员干什么呢?岂不是都要下岗了?

所以我们看到,学校的很多教研活动都来自教研室或者更上一级的单位,比如各种优质课大赛、各种学习以及工作室的建立等等。而学校作为下级单位,自然是要执行教研室的指令,而为了体现自己学校的特色以及教学水平,会对老师们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现在的教研活动其实就是领导价值的体现,如果教育上什么活动也不开展,老师们只上课,那教育上很多部门估计都要失业了。



第三:教育上的专家们太多了,总要显示自己的专家地位。

教育上很多改革都来自教育专家,包括很多教研方面的改革。目前之所以教研活动越来越多,就是因为教育上的各种专家名师越来越多了。

这些年各地都在打造自己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所以涌现出了一大批所谓的名师和专家。而这些名师和专家成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价值,比如这两年比较火的大单元教学就是如此。

每次教研改革,全国各地都要组织老师们学习这些专家的教研成果,并且要在实际教学中去应用,老师们根本没有质疑的机会,因为只要是专家推广的,就必须执行。正因为专家太多,所以各种教研活动也越来越多,真的是学不过来了。



教研活动的作用是有限的,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过度教研了,浪费了大家太多的精力。

教研有作用吗?当然是有的,但作用真没想象的那么大,并不是所有老师经过教研教学质量都会提高,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

目前的教育最大问题是教研过度了。周周有小组教研,月月有大组教研,学期还有教学比武。除此之外还有推门课、交流课、名师引领课等等。真的是太多了,老师们的精力有限,教研太多必然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另外现在的教研对教研时间和次数还有要求,完全是为了教研而教研,不但起不到什么作用,还会引发老师们的反感。



过度关注老师、过度教研看似好事,但其实对老师的成长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老师的教学是独立,所以在人格精神上老师也必须是独立的,教育上应该给老师们独立的空间和自由,让老师们敢于挑战自己的课堂,勇于尝试不同的教法,唯有如此,才能呈现百花齐放。而目前的教研,千篇一律的模式和要求,真的限制了老师们的发展。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