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生在位于捷克的布里迪自然公园(Brdy nature park),在2018年的时候,人们计划在这里恢复一片此前被人为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计划内容其实是很简单的,那就是通过建造一座小水坝,让自然界中的水流重新回到这片区域,从而恢复原生态的水生植物和动物栖息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为一些濒危物种提供理想的栖息场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计划,却拖了7年的时间都没有正式实施,为什么呢?答案就是,根据当地规定,建造这个水坝,需要一系列的手续,例如地质勘测、环境影响评估、施工标准等等,而每一个手续都会消耗大量时间,甚至某些环节会因为新的规定而要求重新评估和调整,这使得这个计划的进程极为缓慢。

根据相关人员的介绍,在过去的7年里,已经为此开了五十多次会议,以商讨建造这个水坝的各种细节,但直到现在,这个计划都没有开始实施,然而在人类忙于各种文件和手续时,几只新来的河狸却悄悄地开始了它们的“建设计划”。

这些河狸的数量应该是6至8只,它们并没有提交一堆文件,也没有等待一堆的签字和批准,而只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利用树枝、泥土、石块等天然的“建筑材料”,在短短的两天之内,就成功地建好了一个小水坝,将部分水流引入一片原本干涸的低洼区域。



有意思的是,河狸建造水坝的选址与人类计划的几乎完全一致,并且效果还很不错,根据专业人士的评估,河狸的水坝建成之后,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上实现了人类计划中想的达到的效果,所以人们最终决定取消原定的人工建设计划——因为河狸们已经完成了这一切。

人类拖了7年都没修好的水坝,几只河狸两天就搞定了,你说这事尴不尴尬?说实话,这确实有点尴尬,所以人们对此调侃道:“如果一个项目被拖延了七年,那么我们或许就应该叫河狸来帮忙。”



当然了,河狸建造这个水坝,并不是看不惯人类的拖延,也不是出于好心要帮助人类,实际上,它们这样做的动机非常简单,那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

简而言之,河狸建造水坝的目的,其实是通过水坝来改变水流原本的速度和方向,让其大量注入低洼区域,进而创造出一个安静、平稳,并且具有一定深度的静水区,以方便它们觅食、避敌和栖息。

一方面来讲,这种静水区能够滋生大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而这些都是河狸的食物来源,另一方面来讲,河狸通常会将自己的巢穴建造在静水区的中心区域,其入口位于水面以下,也就是说,只有潜水才能进入巢穴,而这种“设计”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天敌的侵害。



(↑河狸的巢穴)

因为如果水位下降,巢穴的入口就可能会暴露在水面上,使得天敌可以直接进入巢穴,所以河狸会通过修建水坝来试图阻止水流下泄,从而保持水位,确保巢穴入口始终被水覆盖,如此一来,就有效地阻挡了天敌的接近,进而保障了河狸的安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