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七九河开”,今天(2月13日)是“七九”第一天,今天开始本轮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天气又逐渐向暖,我国多地气温将在本周六达到今年以来最高。不过,15日起我国长江以北又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降幅达10℃。为何近期天气“忽冷忽热”?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周宁芳进行解读。

本周六多地将迎今年以来气温高点

今天开始本轮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中东部气温将自北向南陆续回升,此轮回暖过程将持续到15日至16日。回暖过后,各地气温会从偏低转为偏高水平,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高6℃以上。

具体来看,北方在持续阳光加持下,回暖速度更快。据气象部门分析,尤其华北平原15日将达今年以来气温最高,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将超过15°C,较常年同期偏暖5℃至8℃。

北京今起三天也将迎来一波气温的回升,尤其白天气温回升较为明显。今天最高气温达11℃,周六最高气温达13℃,白天暖意浮现。

此外,据中国天气网统计,今天华南以北大部地区的累计升温幅度可以达到6℃以上,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一带部分地区气温升幅可超过10℃。大城市中,福州15日可达27℃,较常年同期偏高10℃左右。郑州最高气温将达到17℃、石家庄达16℃,都刷新了今年以来的气温新高,比常年同期偏高7℃至8℃。

南方则因频繁阴雨影响,15日之前都是升温乏力,体感持续湿冷,甚至比北方不少地方都更冷。预计到16日降雨间歇期,江南等地气温才会有明显起色,届时南方大部最高气温都将升至15℃以上,江汉、江南、华南多地达到20℃左右。

不过,这场升温过程比较短暂,预计15日至17日,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过程,气温下降4℃至8℃,部分地区可达10℃。

未来影响我国的环流形势有所调整

冷空气势力逐步减弱

近期,气温在偏暖和偏冷之间“反复横跳”。尤其是北方地区,气温波动明显,给人一种“忽冷忽热”的感受。

据中央气象台介绍,过去10天,除了青海南部、西藏、云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偏高外,我国其他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至2℃,其中华北、东北地区大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至3℃,部分地区偏低4℃至5℃。预计未来10天(2月13日至22日),北方地区气温多起伏,中东部大部平均气温接近常年,部分地区偏高1℃至2℃,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

为何近期忽冷忽热?今年冬天没有去年那么冷,这是不少北方人的感受,周宁芳介绍,冬天越来越暖,这有全球变暖因素的影响,但1月底以来,冷空气活动明显,蛇年首场大范围寒潮之后,又接连出现了两股冷空气,“所以大家可能会有忽冷忽热的感觉,尤其是北方,气温偏低的幅度更大一些。”

她解释,冷空气的活跃和强度增强,和中高纬的环流形势有直接关系。1月底开始,西伯利亚高压增强,东亚槽加深,有利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直接南下影响我国,所以造成冷空气势力增强。未来一段时间,影响我国的环流形势有所调整,由前期的经向型向纬向型调整,冷空气势力逐步减弱。

“我国正处于冬春转换的过程中,冷空气活动还会比较频繁,所以还是要时刻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冬春季空气干燥,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要多喝水、补充维生素。”周宁芳说。

此外,她提醒,北方沙尘天气将逐步增多,南方阴雨天气也会逐步增多,请及时关注最新预报。

来源 知道News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