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体》中,三体人因为人类文明的递进式增长而向地球发射质子锁死人类科技,在《三体·黑暗森林》出版的2008年,一个互联网还没那么发达的年代,我们对于人类科技进步的感知可能还不够到位,但在中国发布DeepSeek、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穿着大花袄扭秧歌之际,才明白什么叫“技术爆炸”。



而今天的汽车圈,也有自己的“技术爆炸”。2月9日,长安汽车正式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深蓝汽车同步发布深蓝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定下了长安与深蓝未来发展的“科技基调”。

合作共赢,开启中国全民智驾元年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哪吒2》票房已突破80亿大关,直奔 100亿目标,而这部电影的成功,源自中国上百家动画制作公司铸造的“万龙甲”让电影呈现的更加精彩,可以说,此次中国在“软实力”上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在“硬实力”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正上演着一场爆发式的突破进取。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一方面是完成年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破千万的历史性突破,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另一方面,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641万辆,同比增长23%, 数年前,不被看好的“弯道超车”之路,今天的中国车企真的做到了。



而中国汽车之所以能取得此进步,也在于全行业的共同“托举”。相较于从前,中国品牌各自独立运营的模式,近些年,多家中国车企表示,将秉持着开放共赢的心态,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因此,当前的中国市场,“强强联合”正在成为一种常态。

在本次“北斗天枢2.0”计划发布会上,身为国企的长安汽车也坚持以身作则,携手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蔚来、北汽、小鹏、上汽等中国车企,以及腾讯、英飞凌等顶级互联网公司,并深度展开与华为等ICT企业的产略合作,正式开启中国全民智驾元年。



“六位一体”SDA架构,技术赋能先进体验

众所周知,近两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智能化,而智能化的重点,在于“智电融合”,要做智电融合,首要就是把技术提上来。

从2017年“香格里拉”计划,到如今的“北斗天枢”2.0,7年时间,长安汽车投入超过1148亿,打造了1.8万人的研发团队、收获了200余项标准和9345件专利。得益于在汽车电气化、智能化板块的投入始终快人一步,长安成为了汽车平台化开发、多项汽车科技上车的“先行者”。



如今随着“北斗天枢2.0”的发布,长安汽车携新一轮技术成果再度亮相。

打造“数智”产品的第一步,是要打好技术基座。历经多年的潜心研究,长安汽车开发了集成机械层、能源层、电子电气架构层、操作系统层、整车智能应用层、云端大数据层等技术“六位一体”的SDA架构,据悉,SDA架构囊括了超2200+新能源智能化关键技术。



具体看来,在机械层,长安汽车开发了天衡智能底盘和分布式电驱,基于70+先进技术,可实现转向和制动系统与机械结构的解耦,从而赋予车辆诸如“原地掉头”、失控预防等更稳、更极致的车控能力。而能源层,一方面是蓝鲸动力已经“进化”至集成拥有插电、增程一体化技术的智慧新蓝鲸3.0,另一方面,则开发了“金钟罩”电池系统、全球首创脉冲加热技术、量产5C高压快充技术,从安全、效率等多个层面,全面提升产品。



到了智能化板块,长安汽车掌握了拥有超1000+Tops的整车AI算力的电子电气架构,在此基础上,构建长安天域OS操作系统和智慧座舱,并基于天枢大模型开发整车智能应用,打通智能汽车的底层逻辑。除此之外,长安汽车还将基于SDA架构打造数智汽车生态开放的云端大数据层平台。



而从电气化到智能化,再到“智电融合”,全面的技术在未来将作用于长安的更多量产车,实现体验的优化提升,同时也使得“长安出品”成本更可控、品质更稳定。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规划,未来5年,长安汽车将累计投入超2500亿加码研发,而科技创新团队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1万人,高额的研发投入届时必将取得更加扎实的技术成果,从而夯实长安汽车的领先优势。

3年35款数智汽车,用行动拓展便捷

相较于“说”,身为“行动派”的长安汽车更擅长于“做”。

此前,长安汽车体系下已经推出长安启源A07参数图片)、A05、Q05以及阿维塔07等数智化产品,而本次发布会上亮相的长安启源E07作为汽车“新物种”,不仅创造性的开发了全新的多元化汽车形态,还集成了SDA架构、天枢大模型、长安智驾等多项先进技术成果。



按照规划,在未来3年时间,长安汽车预计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

我们知道,即使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赛道上“渐入佳境”,但具备高阶智驾能力的产品依然拥有较高的门槛。当然,近来在规模效益下,中国互联网汽车无论是技术成本还是固件成本都得到了分摊,有一个向下普及的趋势,但大多依然走的是纯视觉路线。

长安汽车会做那个“打破常规”的人,在今年8月正式推出1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让更多普通人都能够享受先进技术所带来的“解放”与便捷,这种更具突破性的“科技平权”,只有长安汽车这样体量庞大的车企能够办到。



除此之外,长安汽车预计还会将AEB避撞速度提升至135km/h,并发布极黑环境、极端天气的避撞功能,在6月首发横风稳过功能、天衡底盘的蛇式转弯功能也将于今年首发。

在未来,随着长安天枢架构与其他中国汽车品牌共同深度开发智驾生态,明年预计就能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正式从现在的“半自动驾驶”步入自动驾驶的门槛,到2028年,则将实现全场景L4级功能,而到了L4级,自动驾驶技术基本成型,也就意味着一台车可能几乎没有太多需要驾驶者操心的地方,汽车也将真正意义上从“代步工具”,进化为人们日常的出行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不仅造车,建立在全面的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年底长安新一代飞行汽车就将完成试飞,开拓低空经济,同时研发人形机器人,探索实体化的AI技术,预计2028年将首批人形机器人就将下线。



写在最后:心存高远,才能走向伟大。长安汽车心胸中自有宏图沟壑,当前已定下2030年公司销量突破500万、自主板块销量400万、数智汽车销量突破300万的目标。在2024年全年销量超268万辆,长安汽车销量实现了连续5年的正向增长,传统、新能源赛道兼顾的基础上,稳步转型。如今,随着长安“北斗天枢2.0”计划的陆续落地,通过先进的技术与体验,以及实现全民智驾的“科技平权”决心,长安汽车势必能够在更“走量”的市场中引起巨大反响,对于长安汽车而言,实现2030目标不是难题、更不是终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