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同梦,亚洲同心。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于2月7日至14日在哈尔滨举办。这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我国再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冰雪体育盛会。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参赛国家(地区)和运动员数量为历史最多。
运动员们在赛场上逐梦荣耀。赛场外,也有一群人为赛事保驾护航,来自江苏宿迁的张福甲就是其中之一。
“尔滨”确实冷,这活我得扛
张福甲,今年41岁,是土生土长的“南方小土豆”。他对哈尔滨的第一印象就是“冻人”。
“1月17号,我们刚到哈尔滨,吸了第一口气冻得都剌嗓子。”他略带鼻音瓮声瓮气地说。
张福甲(右)
作为国网宿迁供电公司下属产业单位宿迁阳光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员工,今年元旦刚过,张福甲所在的不停电作业中心就收到了国网江苏电力支援哈尔滨亚冬会保电的通知。
“这次保电时间长达一个月,又跨春节,这个活我得扛!”张福甲说。就这样,张福甲和同事葛旭,以及一辆不间断电源车和两名驾驶员扛下了这次任务。
前期,张福甲一边采购御寒物资,一边联系修理厂为电源车更换耐低温机油、防冻液、燃油等;又联系了南京的医院,将女儿原定于除夕前的手术改期到保电结束后。
“手术不大,可以推迟,但保电行程不能改变。”张福甲的女儿从小腰部就有斑痣,之前因孩子年龄小,不能动手术,明年孩子要上小学了,本打算在春节假期了了这桩“心事”,没想到临时接到保电任务。“家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先行兵”小分队,出动!
1月17日一大早,张福甲、葛旭乘坐高铁前往哈尔滨,驾驶员张成明、李华明两人则按要求,到淮安集合统一出发。
经过近11个小时的辗转奔波,当日20时,张福甲、葛旭成为江苏保电大部队中最先到达哈尔滨的“先行兵”。
一出高铁站,零下20℃的天气让两人忍不住打哆嗦。张福甲往衣领里缩了缩脑袋立即联系属地单位,同时得知国网淮安供电公司的张冬将于次日抵达。
葛旭(左)、张福甲(右)在现场执行保电任务
18日,和张冬汇合后,“先行兵”小分队三人代表国网江苏电力支援团队与属地单位对接,一一现场勘查了国网江苏电力负责的保电点位,制定保电车辆接入方案。
“哈尔滨这边电网,特别是中压电网与江苏电网还是有不同的地方,我们来之前就有心理准备。”在现场勘察环节,小分队留意着当地电网设备情况,并根据保电工作方式不断模拟各类事故预想。
1月20日,国网江苏电力保电大部队集体到达哈尔滨,小分队将制定好的保电计划与后续到达的兄弟单位进行对接。
车冻黑屏了,“牛皮”吹大了
1月21日至26日,张福甲所在的保电小组先后参与了索菲亚教堂、花园邨宾馆等地保电任务。
按原计划,1月27日至31日,国网江苏电力保电小组可回家过年,但1月25日,哈尔滨保电组委会突然通知计划取消。除夕当天,处于待命状态的大家在哈尔滨一起吃了年夜饭。
返回宾馆途中,张福甲看到远道而来的游客在哈尔滨嬉笑打闹,街头巷尾氤氲浓郁春节氛围,思乡之情越来越浓。
“每年过年,我们都是一大家子几十口一起过,甭提多热闹了,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在外地过年。”
思乡之情可以化作一通视频电话,但严寒之苦车子遭不住了。
1月29日,张福甲和团队接到“大活儿”——火炬传递仪式保电。“我们保电的位置是最后一站火炬收火仪式,现场用电设备多、群众多,心里还是挺忐忑的。”张福甲说。
收火仪式在哈尔滨音乐长廊广场举办,为确保现场万无一失,1月31日,张福甲和属地单位沟通提前进行保电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原本一直正常的电源车监控屏黑屏了!这让张福甲在零下20℃的户外瞬间冒出汗来。
“温度太低,小葛,你快把我的工具包递过来!”
张福甲快速取出暖宝宝贴在薄毯上,用薄毯将监控屏裹了起来,为屏幕保温。不一会儿,屏幕重新亮了起来,张福甲松了一口气。
(从左至右)张成明、张福甲、葛旭
2月3日,收火仪式现场欢呼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保电团队虽近在咫尺,却无法看一眼活动盛况。
“我孩子几次打视频给我,让我给她看看亚冬会火炬传递,结果啥都看不着,后悔走的时候牛皮吹大了。”张福甲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
“此次保电工作涉及江苏7个地市、20多名保电人员,保电的点位也是随时变化的,非保电时间,我们不能外出,要24小时待命,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到现场。”张福甲介绍。
除了国网江苏电力的保电队伍,来自上海、浙江等单位的“国网人”都扎根在盛会的幕后。
亚冬会不仅是各国体育健儿的赛场,也是像张福甲一样的后勤保障人员展现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的“赛场”。无数“张福甲”正在各自的“赛场”上发光发热,点亮亚洲冰雪梦想。
祝愿冰雪健儿在亚冬会取得好成绩,也祝愿“张福甲”们圆满完成保电任务。期待你们胜利归来~
作者:郭盼盼
来源:苏电牛思
监制:侯馨远 编辑:张轩铭 刘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