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一直是大型赛事中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亚冬会期间他们用热情、专业和耐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和观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赞誉。2月13日,在主新闻中心举行的亚冬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亚冬会组委会人力资源与志愿者服务部副部长李岩峰详细介绍了亚冬会志愿者选拔、赛事服务、保障措施以及培训等方面的情况。


本届亚冬会赛事侧志愿者的招募工作从2023年11月30日开启,至2024年1月31日结束,为期两个月。招募信息通过亚冬会“官微”“官网”发布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累计报名人数近10万人。为了选拔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赛事志愿者队伍,结合赛事需求,制定了语言能力、专业特长、社会实践、身心素质和参与服务时间等标准。经过认真选拔,择优遴选出5875名赛事志愿者。

第九届亚冬会志愿者有三大显著特点:

一是构成多元。为满足国际赛事需求,从来自12个国家的报名者中,择优选拔了26名留学生,为赛会提供多语种的翻译服务;

二是专业性强。针对冬季体育项目特点,从体育院校选拔了掌握滑雪滑冰技能的志愿者500余名。招募了具有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媒体服务等领域专业知识的志愿者2000余名。在赛会期间,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展了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得到了各客户群体的好评;

三是实践经验丰富。选拔了参与过北京冬奥会、巴黎奥运会、世界消防救援锦标赛等赛事的志愿者560名,占比近10%,他们用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保证了赛事的顺畅运行。同时邀请具有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大型国际国内赛事实战经验的志愿者专家团队,协助各场馆志愿者经理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为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实战能力,组委会组织开展通用知识及各领域专业知识培训90余场次,各高校组织开展各类志愿者培训累计150余场。同时,录制了14门视频课件,供志愿者反复循环学习,实现了培训全覆盖。此外,志愿服务专家全程驻场,到各场馆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指导,并坚持“须经岗位实战模拟演练方可上岗”的原则,通过分批次参与全要素测试赛、全要素开闭幕式演练、全流程场馆内岗位培训等方式,实现了测试演练全覆盖。让志愿者在实战中明确职责,积累经验。

为确保志愿者能够全身心投入服务工作,亚冬会组委会在工作和生活保障方面做了精心安排。组委会前期为全体志愿者统一办理了人身意外保险,并对志愿者进行了慰问,每人发放了慰问食品。还为每名赛事侧志愿者发放了羽绒服、羽绒裤、鞋帽等服装。这些服装舒适保暖、亚冬元素鲜明、色彩款式靓丽,受到广大志愿者和社会各界喜爱。各高校采取食宿免费、饭卡补助、集中住宿、开展慰问等方式,做好了留校志愿者食宿等生活保障。并精心准备了团拜活动,组织了贴对联、写福字、包饺子、看春晚、联欢晚会等暖心活动,让志愿者们在学校期间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此外,在主要场馆设置了医疗站(所),能够满足外伤处置、临时救治等需求。各场馆共建设“志愿者之家”23个,并按需配备了桌椅、饮水机、充电器等基本物资,给志愿者提供舒适的临时休息条件。设置了心愿墙、风采录等栏目供志愿者留言、拍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志愿者珍藏这份亚冬荣誉,组委会精心设计了志愿服务证书和限量纪念徽章,准备在赛后向志愿者集中发放。前期经多次研究,对志愿者服务证书进行了精心设计。证书整体上按照两折页设计,封面选取亚冬主色彩为主色调,体现亚冬元素;首页是志愿者服务证书,内页夹层镶嵌亚冬特许经营产品中非常受大学生欢迎的一款AR冰箱贴;最后一页附了一封给志愿者的《感谢信》,给赛事侧志愿者们一个永恒的回忆。

亚冬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志愿服务理念,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志愿者不仅是赛事的服务者,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热情与专业,让世界看到了哈尔滨的风采,也为未来的大型赛事志愿服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来源:哈尔滨日报

记者:于秋莹

图片由亚冬会组委会提供

责任编辑:田苗

审核:董景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