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2月12日,据陕西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为切实保障2025年春季学期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安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通知,全面部署新学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围绕责任落实、风险防控、专项整治、智慧监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压紧责任链条,强化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要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园)长负责制,将食品安全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规范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各级包保干部要在开学前完成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等的实地督导,推动问题整改闭环。同时,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成果,严查食材采购、供餐运行中的责任、作风及腐败问题,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严把开学首餐关,筑牢安全防线
开学前,各学校要开展首餐保障专项自查,重点核查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材质量、设施设备运行及环境卫生情况。明确要求清理变质过期食材,禁用临期食品及预制菜,并做好错峰就餐安排。对未完成排查或存在隐患的食堂及供餐单位,一律禁止供餐。
全覆盖排查隐患,精准防控风险
开学两周内,各县(市、区)教体与市场监管部门将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覆盖所有学校食堂、承包企业、校外供餐单位及周边食品经营者。重点检查原料来源、人员健康管理、环境卫生、“三防”设施、加工留样等环节,检查结果100%录入省级监管平台,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深化智慧监管,提升防控能力
全面提升“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质量,学校食堂关键区域摄像头视频信号要100%接入省级平台,全面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实际应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险全覆盖,校外供餐单位保持ISO22000认证,强化大宗食材供应商监管,从源头保障食材安全。全面巩固提升“十统一、六到位”管理模式,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强化共治共享,构建长效机制
推动建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完善满意度测评及即诉即办机制,畅通师生诉求渠道,深入开展“家校共管”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普及健康饮食及反浪费知识。同时,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对突发事件快速响应,维护校园稳定。
编辑 唐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