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店智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南
眩晕相关中成药
1、天麻钩藤颗粒
天麻钩藤颗粒可平肝熄风、清热安神,推荐用于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M)者属肝阳上亢型,表现为头痛、眩晕,兼有耳鸣、烦躁易怒、血压高、眼花、面部潮红、舌红,可减少眩晕复发次数、复发率、复发持续时间。建议疗程4-12周。
可见口干、胃部不适等。慎用于血压低者。
2、眩晕宁片
眩晕宁片可健脾利湿、滋肾平肝,推荐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者,适于以位置性眩晕/头晕为主症,伴头闷、舌苔厚腻、不欲饮食、痰湿中阻者,可兼有肝肾不足表现如腰膝酸软、乏力等,可改善眩晕症状、缩短眼震持续时间,提高临床有效率。建议疗程1-2周。
推荐眩晕宁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用于梅尼埃病(MD)者,可改善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建议疗程2-4周。
可见恶心呕吐、胃痛、烧心等。苔少阴虚者不适用。
3、强力定眩片
强力定眩片可降压、降脂、定眩,推荐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者,适于以头晕、非旋转性眩晕、不稳为主症,伴头目胀痛、失眠、耳鸣、舌红苔黄、腰腿乏力酸软、苔少等属肝风上扰者,可兼有痰瘀阻络表现为头痛昏蒙、倦怠无力等,可减少头晕发作频率、缩短头晕持续时间,提升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建议疗程4-8周。
可见面部潮红、头痛、牙龈肥厚、下肢水肿、低血压、心悸、心电图ST段下移等。
4、养血清脑颗粒
养血清脑颗粒可养血平肝、活血通络,推荐用于治疗VM者,发作期与西药联用可能改善症状,缓解期单用可能减少复发,适于证属血虚肝旺型,以眩晕、头痛为主症,兼有心烦、眼花、舌淡或红、失眠多梦、苔薄。建议疗程2-4周。
可见恶心呕吐、皮疹等。肝功能失代偿者、孕妇禁用。
5、松龄血脉康胶囊
松龄血脉康胶囊可平肝潜阳、镇心安神,适于临床表现以眩晕、耳鸣为主症,兼有口苦、头眼胀痛、失眠多梦、面红易怒、舌红苔黄等属肝阳上亢症候者。推荐后循环缺血(PCI)眩晕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松龄血脉康胶囊,适于PCI急性期轻症及恢复期者,可降低眩晕持续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左右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建议疗程2-4周。
可见上腹不适、一过性面色潮红、口干、轻微血管性头痛等。
6、灯银脑通胶囊
灯银脑通胶囊可行气活血、散瘀通络,适于以眩晕、头晕为主症,兼有舌色暗淡、面唇紫暗、有瘀斑等属瘀血阻滞证。推荐PCI眩晕者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灯银脑通胶囊,适于PCI急性期轻症与恢复期者,可降低眩晕持续率,促进平衡功能恢复,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生活质量。建议疗程2-4周。
孕妇禁用。
7、银丹心脑通胶囊
银丹心脑通胶囊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适于临床表现以眩晕,兼见胸闷、心悸、面唇紫暗、舌色暗淡且有瘀斑等属气滞血瘀症状者。推荐PCI眩晕者在尼麦角林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银丹心脑通胶囊,适于PCI急性期轻症与恢复期者,可提高左椎动脉血流速度,降低眩晕持续率,控制用药结束后2个月内的复发率。建议疗程4-8周。
可见恶心等。
8、脑脉泰胶囊
脑脉泰胶囊可益气活血、熄风豁痰,适于以眩晕、头晕为主症,兼有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舌色暗淡、舌苔白腻、有瘀斑者。推荐PCI眩晕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脑脉泰胶囊,适于PCI血急性期轻症与恢复期者,见气虚血瘀、风痰瘀血闭阻脉络症状者,可改善椎基底动脉流速,降低眩晕持续率。建议疗程2-4周。
慎用于夹有感冒发热、咽痛、目赤等火热症者。
9、疏血通注射液
疏血通注射液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适于以眩晕、头晕为主症,伴偏瘫、言语不利、口舌歪斜、舌色暗淡、面唇紫暗、瘀斑者。推荐PCI眩晕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疏血通注射液,适于PCI急性期瘀血阻滞者,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眩晕持续率。推荐疗程10-14d。
可见皮肤瘙痒发红、面红、嗜睡、消化道症状、头胀等。孕妇禁用;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10、舒血宁注射液
舒血宁注射液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益气健脑,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适于临床表现以眩晕、头晕,或伴胸闷、偏瘫、耳鸣者,兼有舌色暗淡、面唇紫暗、有瘀斑者。推荐PCI眩晕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舒血宁注射液,适于PCI急性期瘀血阻滞者,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眩晕持续率,改善椎-基底动脉流速。建议疗程10-14d。
可见轻微口干、上腹不适、轻微恶心、头晕等。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11、注射用血塞通
注射用血塞通可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适于临床表现以眩晕、头晕,或伴言语不利、偏瘫者,兼见舌色暗淡、面唇紫暗、有瘀斑。推荐PCI眩晕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注射用血塞通,适于PCI急性期瘀血阻滞者,可降低眩晕持续率,改善椎基底动脉流速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建议疗程10-14d。
可见轻微头痛、咽干、胃肠道不适、头晕、皮肤瘙痒、乏力、轻微皮疹、血压下降等。出血性疾病急性期禁用。
参考文献:
1.中成药治疗眩晕相关疾病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不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病情用药请咨询药师或医生。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仅作公益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书籍详情【广告】
点赞·在看·基层医疗资讯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