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月份中,自主五强的大部分成员都取得了不错的开门红,其中比亚迪1月总销量30.05万台,同比增长40.1%,吉利汽车1月销量26.67万台,同比增长25%,长安汽车紧随其后,1月总销量24.09万台,奇瑞汽车1月销量22.43万台,同比增长10.3%。与之相对比,长城汽车却出现了超过两位数的跌幅,成为了五强榜单中格外独特的一家,这一情况一时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目光。
2025年开年首月,长城汽车的销量进一步萎缩,1月总销量仅为80933台,同比下滑22.2%,本就是自主第一梯队边缘人物的长城汽车,与前4位选手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尽管受到春节假期以及2025年购车补贴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是大多数车企在1月份的销量表现都趋于平稳,像长城这样走下坡路,出现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依旧是个例。这不禁让我们疑惑,长城汽车到底是怎么了?
目前长城汽车共有五大品牌,他们分别是魏牌,哈弗,长城皮卡,欧拉和坦克,其中在1月份中除魏牌实现了同比49.42%的销量增长之外,其余4个品牌均有着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而且令人忍俊不禁的是,魏牌之所以出现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去年的同期销量基数过低(去年1月份销量仅为3351台),近50%的销量增长看似恐怖,实则并不是有多可观。
与此同时,除魏牌之外的4个品牌也是各有各的问题,其中哈弗依旧是长城汽车的基本盘,还品牌1月份销量为48,557台,占据长城汽车总销量的近60%。当前走低价路线的哈弗依旧是以哈弗H6(参数丨图片)和哈弗大狗等车型为销量主力,产品均价在15万元以下,近段时间所推出的枭龙、猛龙等混动系列车型市场表现较为平庸。
针对女性车主的欧拉是长城汽车在1月份中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品牌,其当月销量为2193台,同比下滑63.46%。目前来看,剑走偏锋的欧拉已经遭受到了反噬,虽说该品牌主打女性用户,但只是在产品上做了一些表面的改变,车辆的内部功能及设计并没有太多创新,本质上与其他车企的产品区别不大,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女性群体不再接受欧拉的品牌理念及产品设计。简而言之,欧拉正在被自己的目标用户所抛弃。
魏牌和欧拉难成气候,哈弗品牌也是风光不在,而主打硬派越野的坦克和聚焦于皮卡市场的长城皮卡虽说在各自的领地取得了暂时的领先,但奈何他们各自的细分市场基本盘并不大,同时在后续一大批竞争对手涌入之后,其市场份额也是被进一步蚕食,出现销量下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其中坦克品牌在1月份总销量为12,845台,同比下滑35.99%。长城皮卡1月销量12,321台,同比下滑20.33%。
一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都是以销量论英雄,正所谓有资格抢第一的车企,才算是主流车企。然而从长城汽车近几年来的表现来看,其单月销量始终在10万台上下徘徊,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没有长进。相比其它开启高速增长模式,不断刷新销量纪录的第一梯队自主车企来说,长城确实已经被甩在了身后。从开篇我们所列举的自主五强销量数据来看,20万月销量基本已经成为了跻身一线的一大门槛,而长城的业绩距离这一及格线显然是有些渐行渐远的意思,这不仅会导致该品牌声誉的损失,也可能引发潜在的可持续性危机。
今年是长城汽车成立的30周年,在此前的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掌舵人魏建军提出了长城汽车2025年战略目标,即2025年年销400万台,新能源汽车占比80%,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在去年长城定下的年度销量目标为190万台,实际全年销量仅有123.33万台,全年目标完成率仅为64.91%。去年的小目标都达成不了,今年还要来个超级加倍,这让人很难不怀疑长城2025年战略目标的可行性。
车叔总结
在过去的几年,长城在保销量和保利润之间选择了后者,然而对于现阶段的国内车企来说,销量一定是追求的第一目标,有销量才有市场份额,才能稳住用户的基本盘,整个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生态链才有活下去的可能。结合长城今年的战略目标来看,魏建军也许是意识到了企业在销量规划和市场占有率方面的问题,只是不知道已经慢人一步的长城是否能够后发先至,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