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刚,主动主升……犯胃、乘脾、冲心、侮肺、挟肾,无不可至。” 肝位居要位,身担多任,一旦受损,受牵连的着实不少。那怎么把肝顾好呢?今天这篇文章就跟大家总结了几个临床上常会用到的中成药,对症了,或能帮大家解决不少问题!
记住这些中成药
1.疏肝
肝气郁结,又称肝郁气滞,指的是肝脏的气机不畅,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情志失调等一系列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的作用。肝气郁结是因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引起气机失调所致的病证。常表现为为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胸胁胀痛、食欲不佳、腹胀等。治疗应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为主,
长时间肝气郁结可以吃一些中成药来调理,如柴胡舒肝丸。柴胡舒肝丸具有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消、呕吐酸水等症状。
2.补肝
肝虚主要有三种情况:肝阴亏虚、肝血亏虚和肝肾不足。
肝阴亏虚:主要发生在温热病的后期,由于肝阴或肾阴亏虚较多,不能滋补肝木。热邪灼伤肝阴,导致肝阴亏损,虚火内旺,常表现为眩晕、目干、盗汗、烦热、胁肋隐隐作痛、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舌红少苔等。可参考“杞菊地黄丸”来滋阴降火。
肝血亏虚:主要由于失血过多或长期生病导致。常表现为面色无华、眼睛干涩、指甲灰暗、缺乏光泽、肌肤麻木、爪甲色淡、头晕眼花等。那么四物颗粒、归芍地黄丸都是不错的选择。
肝肾不足:先天体质较弱、长期过度劳累、情绪抑郁、房事不节、久病体虚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肝肾不足。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聋、耳鸣、失眠多梦。那么可以试试知柏地黄丸,它能滋补肝肾之阴,对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清肝
肝火旺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肝脏功能亢进,气血运行过于旺盛,导致的一系列热象表现。常表现为情绪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耳鸣等不适症状。此外,还可能伴有口干口苦、口臭等口腔问题。
此时可以参考加味逍遥丸,具有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肝郁化火、脾虚血弱的人群,如果还伴有“湿热”,如口臭口苦、大便秘结的症状,属肝胆湿热。那么可参考“龙胆泻肝丸”来清肝胆、利湿热。
中医讲究辩证,以上中成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还请立刻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