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刘润的一段演讲。

他提到:他有四个微信号,加起来两三万的好友。

但除了亲朋好友和对自己有恩的人之外,他一般不轻易和别人见面、吃饭。

即使很多人邀请他见面谈合作,他也是直接拒绝。

因为有些事情在微信上几句话就能说清楚,但见面要花上两三个小时拉关系、谈人情。有时抹不开面子,就会被人情裹挟。

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就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

在他看来:一天24小时,你能做多少事,取决于你不做多少事。

相比较不情不愿地与他人周旋,他宁可把时间节约下来,投入到自我提升之中。

他宁可损失很多机会,也绝不让自己被人情关系绑架。



乍一听,他的选择很“愚蠢”。

毕竟我们一直接受的教育是:中国是人情社会,人脉就是钱脉。

在这样的观念之下,面对人情,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拒绝。

日常生活里,亲朋好友找你帮忙,有时自己处境都很难,但碍于所谓的情面也难以拒绝。

工作中,形形色色的应酬酒局,内心其实非常抗拒,但在人情之下,生怕一拒绝,就被贴上不合群不懂事的标签。

可是如果你观察一下身边就会发现:

越是没多少钱的人,反而越困于人情。但许多有钱人,往往都比较“绝情”。

他们不会被人情束住手脚,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事。不会为了迎合他人、顾及情面而在合作中做出无原则的让步。

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懂得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将更多的资源放到能够真正带来价值的事情上。

后来才明白:变厉害的第一步,就是要从“不近人情”开始。

01

我有一个朋友叫小峰。

他出身农村,家境贫寒,但人够争气,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

虽说没大富大贵,但靠自己的奋斗,在城里买了房,有了点积蓄,日子安稳且富足。

他的表叔,早些年经济条件还不错,可后来迷上了炒股,把家底赔得七七八八。

他第一次找小峰借钱,是在三年前。

当时表弟突然生病,表叔找到他想要借钱做手术。

他当时想着,都是一家人,能帮一把是一把,没有丝毫犹豫就拿出五万借给他。

当时表叔热泪盈眶,拉着他的手信誓旦旦地保证,等手头宽裕了一定马上还他。

然而,表弟病好后,表叔绝口不提还钱的事。

他也不好意思去催,毕竟是亲戚,怕伤了感情。

没过多久,表叔又一次登门,非但没提还钱,还要继续借钱。

他说表弟在外面欠了债,现在追债的人都追上门了,威胁要砸他们家,自己实在没办法了,希望能再借他五万,帮他们渡过难关。

他还拍胸脯保证:等有了钱,之前借的加上这次的一并还了,利息都不会少,

其实小峰的压力也很大,每个月工资就那么多,还有各种贷款,但还是碍于亲情,终究还是心软了。

可没想到的是,还钱的事再次没了下文。

更过分的是,从那以后,表叔借钱越来越频繁,数额都不多,但理由五花八门。

有一回,他打电话来张嘴就要借五千,说孙女要交学费了,没钱上学。

他忍不住拒绝了,结果表叔又搬出亲情的幌子,开始道德绑架。

因为借钱这事,他和妻子开始频繁吵架。

妻子觉得表叔就是个无底洞,这样下去,他们的生活迟早要被拖垮。

于是,当表叔再次打电话来借钱时,小峰坚定地拒绝了,还鼓足勇气要求还钱。

结果表叔立刻变脸说:“行,我算是看清你了,以后别指望我再认你这个亲戚!”

那一刻,他心里五味杂陈。本以为自己是帮衬家人,却没想到是花钱买仇人。

我想和他有类似遭遇的人太多太多了。

有句话很扎心:如果不是亲戚朋友,很少有人能把你坑到倾家荡产。

这个世上,多的是为了自己利益,打着各种人情名义进行道德绑架的人。

也多的是因为太看重人情、关系,碍于情面,羞于谈钱的人。

但往往最后被坑的也是后面这类人。

《致命人脉》有一句话:人情是开路的利剑,也是自缚的茧。以前我们觉得:真诚会换来真心,善良会换来善意。

但后来才发现,一个人太看重关系,就会被人情拿捏。

你越看重人情,别人越拿你当冤大头。你越相信人性,最后越可能满盘皆输。



02

一位资深HR李姐,面对人情绑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她在一家大企业担任人力资源主管,有天她的表弟找上门来。

他刚从一所中专毕业,没有学历没有能力也没有经验,四处求职却屡屡碰壁,就想到她这里“走个后门”。

李姐深知公司的招聘流程和岗位要求,以小辉的条件,根本不符合公司的标准。

即使走后门安插进来,最后也会因为能力不符而被开除。

思索再三,李姐还是决定拒绝。

本以为事情就此平息,可没过几天,小辉的母亲亲自登门拜访。

一进门,就拉着她的手,让她看在亲戚的份上,给表弟一次机会,随便安排个岗位就行。

可李姐知道:这个“随便”太难了。安排太低的,肯定得罪亲戚;但高薪岗位,她又对不起公司。

所以她再次拒绝了,可没想到舅妈立刻变脸。

事后,李姐在家族群里遭到了一群亲戚的指责,但那一刻李姐觉得自己做对了。

如果给表弟开了绿灯,那以后别的亲戚也会找来,只会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麻烦。

万一惹出更大的幺蛾子,连自己的工作都不保了。

在原则面前,一时的人情让步往往会埋下更大的隐患。

所以,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果断拒绝,长痛不如短痛。

仔细想想,她看起来不近人情,但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我想起之前董明珠的一段经历:

20多年前,格力空调供不应求。

为了能拿到更多的货,武汉的一个经销商就找到了董明珠的哥哥帮忙。

只要能帮他牵线多拿一百万的货,就给他支付两三万的辛苦费。

董明珠的哥哥觉得凭他和妹妹的关系,这就是一句话的事。

结果董明珠不但一口回绝,还直接停了对方的货。

经销商找到她的哥哥抱怨,丢了面子的哥哥,直接给董明珠写了一张绝交信,把她踢出了家族族谱,接下来兄妹俩二十多年都没有来往过。

这么多年,一直都有人说董明珠六亲不认。

但再聊起那段往事,董明珠一点也不后悔。

在她看来:如果此例一开,那只会后患无穷。

所有人都找她哥哥,大家都有样学样走后门、找人情、托关系,那她如何管理公司,如何面对下属?



如今来看,恰恰是董明珠的不近人情,才让她和格力稳固发展。

有句话说得好:被人情绑架的人,是永远赚不到钱的。

熟人关系看似在短期内能带来便利,但实际上隐藏着更高的成本。

当我们在人情世故中犹豫不决,磨不开情面,害怕与对方翻脸,最终消耗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损害自身的利益。

所以真正聪明的人,都是先谈钱,再谈感情。

他们会果断提出要求,事先斩断不必要的人情纠葛。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那些虚假的感情、想占你便宜的人,才会打着感情的名义逼你退让、让你吃亏。

有的时候人就要活得“不近人情”一点。

这并非冷漠,而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不盲目迁就他人,实则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与未来。

少些不必要的人情味,我们才能更加专注于目标,这才是变富的开始。

03

作家李尚龙曾写过朋友的一件事:

他的朋友也是一名作家。

在他成名之前,给一个报社投过很多次稿,但每一次都石沉大海,没有音讯。

结果后来某天,他的书突然在网上火了,结果这家出版社的创始人多次亲自找上门来,想要和他约稿。

你看,到最后你会发现世界的真相是:

你的价值有多高,就能换来什么层次的关系。

这段故事,让我想起俞敏洪谈及关系时说起:

他每年都会收到上千张名片,但大部分都进了垃圾桶,只有有价值、有能力、有进取心的人,才会有后续联系。

我很喜欢一句话:

真正的关系,不是靠物质和应酬来维系,而是基于彼此的价值和能力的交换。

所以真正厉害的人,都专注自己。

与其把时间精力浪费在关系上,不如花在个人成长上。

与其把钱消耗在人情关系中,不如留着自己花。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人到中年才明白:真正的极简,就是放弃99%的无用社交。

一个人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何时保持冷漠,何时保持适当的距离。

从现在开始,请学着“势利”一点。

不过分亲昵,也不过分疏远。

不恶意揣测,但是也要心存戒备。

大方谈钱,敢于翻脸。

点个赞吧,希望你成为一个有原则、有底线、更有锋芒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