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扬 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外聘教授,西安中国书法博物馆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骊山印社社长,西安市丝路篆刻艺术院院长,政府特殊贡献专家。

1955年出生于陕西咸阳。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当代艺术创作研究生课程班。

别署阿扬、越父,号太白布衣、布翁、六宜堂、七米山房。

《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

北京荣宝斋画院郭石夫工作室访问学者。

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

上海名家艺术研究会理事。

以古为新 卓然独秀

(节选)

文/李恢弘

董扬先生很早便以篆刻和书法名世,其雄健笔力攀魏晋而直追周金汉石,隐约可见《毛公鼎》的浑凝拙朴,与《秦诏版》的方正错落。近代大画家吴昌硕曾将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浓郁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其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对近代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昌硕之所以能够超越前人,正在于其书法、篆刻上的深厚功底。他曾说:“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董扬先生深窥其奥妙,在书法、篆刻上着力甚勤。

董扬先生为人所称道的中国花鸟画作品与他全方位的传统技艺储备和文化修养密切关联。书法与篆刻修为的系统性与纯粹性,为其花鸟画创作打下了雄厚过人的根基。使他在创作中能够以书法切入造型,将篆刻融入画境,并与画面留白处的题诗一起,构建出一套老辣、古拙、峭拔、而富有金石气息的绘画语言。他笔下的梅花、松柏、荷花、果蔬与草虫,均以霸悍之笔挥洒纸上,画梅则老干横斜气凌云,笔痕飞落处,掷地有声;画松则风骨铮淙,老鹤盘桓,似有高士长啸;画荷则数柄绝尘,蜻蜓将栖,寓动于静,君子之风飒然;画菜蔬则浅笔勾勒,轮廓含蓄而隽永,淡中求其深味。

董扬先生大半生来守望、探索在中国画传统幽暗的宝库里,出门写生也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大寂寞者不知道寂寞为何物,而今他已满载珍宝朝向太阳走来。他在中国画领域拥抱传统、“以古为新”的抱负与担当,他作品中所蕴涵中国精神与中国气度,必将在21世纪释放出来自中国文化深处的璀璨光芒。近代大画家吴昌硕以自己辉煌的绘画探索发展了书画同源理论,一生作画如作书,为中国艺术史留下了独标高格的经典范式。而以书入画和以篆入画的追根溯源、返璞归真式的艺术探索,仍有可能为当下的中国画创作拓展出新的审美空间和文本形式。


叶剑英《访西安办事处志感》

作者:董扬

书体:篆书

尺寸:138cm×70cm

释文: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

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

款识:右抄叶剑英元帅访西安办事处志感诗一首。岁次甲辰中秋,西泠印人布翁董扬篆于古长安。

钤印:多子孙(朱文)、放意乐余年(朱文)、董扬(白文)、西泠印人(朱文)


彩云仍旧现滇南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全国书法名家朱德元帅、叶剑英元帅诗抄作品展

指导单位

云南省文物局

中共昆明市委统战部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中共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

协办单位

云南省图书馆 昆明市博物馆

学术支持

浙江省书法研究会 《中国篆刻》

支持单位

朱德故居管理局 古田会议纪念馆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云南民族艺术研究院 云南革命军事馆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云南省人大服务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昆明警备区

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

机构支持

齐庐画会 西湖画会 三星堆诗书画院

鸣谢单位

云南省博物馆

展览顾问

韩天衡 何应辉 鲍贤伦 孙慰祖

学术主持

刘新德 金心明

文学统筹

曹晓宏

总策划

杜 拉

策展 人

刘德武 张 震

策展助理

念继新

展览协调

班 文 李建坤

展览统筹

张文清 杨丹尧

展陈设计

邱 烨 方世秋

视觉设计

王昕蕾

展览执行

邹兴梅 张玲玲 唐友军 朱 晓

宣传推广

张 颖 刘堂建 张学聪

作品释文

熊廷献 刘庆飞 朱青玉 廉文杰

行政事务

李丽娜 马 晨 张 颖 朱晓娟 梁甦君

公共教育

李安妮 曹楚坤 谢 瑞 张 睿 李 珊 王亚楠

赵凌潇 张启文 张玮皓 王铨锐 朱翠红 杨 楠

刘昊谚

展览时间

2024年10月23日——2025年1月12日

展览时段

9:00——17:00(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临展厅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参观需提前使用小程序预约。


图文编辑:杜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