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招才引智平台,织密“人才网”,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整合学会力量,推进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协同能力提升……去年以来,淄博市科协进一步健全“一体两翼”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凝聚起科技创新重要力量,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成效显现。
搭平台优环境招才引智
2月5日,淄博智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陶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赶制陶瓷制冷片。公司总经理王瑞俊告诉记者,2024年12月投产运行的DBC陶瓷基板项目,获得客户一致认可,目前已签订2025年预采购订单800余万元。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饮水机、冷却散热组件、大功率元器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24年,市科协积极搭建各类招才引智平台,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淄博市,依托清大国杰技术转移服务中心引进的智陶公司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该企业由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牵头创办,是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扶持项目。高端人才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理念,还推动了企业在陶瓷金属化、金属陶瓷化膜层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国内该领域的先行者。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市科协围绕全市“四强”产业和20条重点产业链,大力推进省智库人才专家行活动,实施人才托举和“科创金桥”行动,为各类人才来淄创业、兴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同时,深入挖掘企业创新潜力,在省创新方法大赛中,淄博市推荐的11个项目入围决赛并获奖。通过实施“人才强库”战略,建立起区县级人才库8个、行业级人才库23个、市级专家库30个,各级智库人数达3403名,促成50余个科技合作项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值近亿元。
拓宽渠道激发创新活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市科协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全市企业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其中,依托海外专利信息平台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能力提升成效斐然。
山东金润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润德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不锈钢焊管的新三板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借助海外专利信息技术平台,结合自身优势,实现了创新赋能。通过平台检索、下载、翻译相关技术资料,并将其精准落实到各研发项目,平台在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启迪研发思路、缩短研发周期、节约研发经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专利平台的助力下,金润德公司共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创新成果显著。据了解,截至目前,淄博市在海外专利信息资源系统注册企业已达315家,全市专利信息检索量在全省排名第三。其中,新华医疗累计检索量位居全国第二。
此外,市科协还积极对接省化学化工学会、省疼痛医学会、省自动化学会等单位,组织科技专家服务团来到淄博市,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进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协同能力提升。依托清大国杰技术转移服务中心引进6家科研服务机构,11项技术成果已在企业落地转化;促成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与淄博才聚电子公司、浙江大学与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技术协议5项。
开放合作扩展科创视野
开放合作、交流互鉴是推动科创工作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路径。淄博市成功申报的山东省海智工作基地,搭建起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吸引着众多海外优秀人才前来创新创业。
山东雷帕得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帕得公司)依托省科协海智工作基地,入选2024年山东省海智基地项目。“依托海外高端智力人才,雷帕得公司承担了1项省级研发项目,获得2件授权发明专利,获批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名技术顾问获评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合作奖,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雷帕得公司行政总监张宗荣告诉记者。
围绕淄博市重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市科协坚持“N+企业”活动模式,策划并举办了20场高端科技论坛活动。先后邀请多名院士、专家齐聚淄博,分享前沿科技成果与创新理念,2600名科技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其中,交流思想、碰撞火花。
紧抓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引擎,全市科协组织正积极发挥职能,在招引人才、助企发展、拓展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鲁网淄博新闻热线:0533-3811076
责任编辑:刘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