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宁国市以汽车零部件企业急需紧缺人才为重要方向,升级推出“人才强市30条”政策,建强产业聚才“磁力场”,探索建立“项目+人才”培养机制。

产业“求贤若渴”,人才“精准匹配”

柯玉超是土生土长的宁国人,2016年清华大学力学直博生毕业之际,他先后拿到了近十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国企的offer。起初,他并没有回乡工作的打算,但对于这位专业与产业高度契合的清华博士,宁国市委市政府和中鼎公司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极力争取引回这位青年才俊。

“宁国城市虽小,但提供的平台很大。这里有和我研究方向匹配的事业,回乡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科研事业的深度融合、相互成就。”最终柯玉超回到了家乡,打算开展兼具社会效益和科学价值的技术研究。他坦言,宁国用“周公吐哺”的胸襟、“千金买骨”的气魄、“三顾茅庐”的诚意,为他搭建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2023年,柯玉超入选第9批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来到宁国扎根,蓄力梦想,充分释放产业、人才互动循环的发展动能。这座皖南小城也连续多年实现人口净流入。

厚植“培养沃土”,人才“大展拳脚”

柯玉超入职后,中鼎公司制定了高层次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他很快完成了从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到技术研发人员的角色转变,并按照既定培养路线快速成长。他被派往海外收购企业学习,回国后被任命为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现任中鼎股份技术总监,成为技术团队“领头羊”,共同铸造企业核心“动力”。目前他每年带领团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和产品研发达1000件以上,带来十几亿元的新增销售收入。

近年来,宁国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搭建高质量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支持企业借力高校院所智力要素资源,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宁国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4个,省级研发平台86个,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工作站8家,位居宣城地区前列。与沪苏浙40余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共建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组建安徽工程大学(宁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人才价值实现搭好“大舞台”。

硬招“引才揽才”,诚意“留才用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扎根宁国。这一现象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支持和温暖服务。在宁国工作期间,柯玉超享受到了9万元生活补贴、10万元购房补贴、5万元人才奖励以及子女入学自主择校等各类人才政策。

“爱才敬才”方能“人尽其才”。设置科技创新专项资金4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直接奖励住房一套,每年评选宁国优秀人才贡献奖在新年第一会上进行表彰,对有困难的人才进行帮扶救助……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有效激励了人才在宁国的创新创业,也帮助企业更好地引进高端紧缺人才。同时,不断优化升级服务举措,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归属感,让人才感受到宁国的温度。

真金白银“筑暖巢”,真心实意“引凤来”。2022年以来,宁国市用于人才及务工奖补金额达3000余万元,并奖励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住房28套。热忱的服务,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感受到宁国的盛情和诚意,让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宁祖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