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垛庄镇北明村

提起部先玲

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

纷纷竖起大拇指

称赞她是难得一见的

好儿媳、好女儿


51岁的她

用自己的善良

坚韧和无私的爱

默默书写着孝老爱亲的动人篇章


部先玲的丈夫于世民常年在外打零工,照顾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她一人肩上。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多年来,部先玲却勤勤恳恳、数年如一日地照顾卧床不起的婆婆、脑血栓多年的父亲、年事已高的公公,并把两个“小家”打理地井井有条。她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诠释“孝道”的真谛,用孝和爱,谱成了优良的家风。



部先玲的婆婆患有脑血栓多年,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时刻有人照顾。为了使婆婆睡觉舒适、不得褥疮,她多年如一日挑起照顾老人的担子,不管有多忙,总是做到老人的衣服、被褥勤洗勤换,每天为老人擦洗身体,定期翻身、复健,还经常跟婆婆唠嗑,哄老人开心。

俗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2024年7月底,84岁的公公意外摔断胯骨,丈夫工作忙又很少回家,部先玲既要照顾婆婆又要照顾公公,一人忙得不可开交,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但部先玲没有被困难打倒,她迅速振作起来,陪着公公跑医院、做检查、办手续,忙前忙后,在公公做完移植人工胯骨的手术后,更是寸步不离的的照顾,两小时翻次身、定时按摩腿部、勤换衣物、康复训练……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如今已经可以手扶凳子、拄拐杖行动。

公公婆婆经常感叹,自己有个好儿媳,让他们的生活有滋有味;左邻右舍对她也是竖起大拇指,夸赞她能干又孝顺。


在娘家,部先玲是家中大姐,还有两个妹妹都嫁到明水,虽定期回家探望,但不如在本村住的部先玲照顾老人更便捷。父亲脑血栓10多年来,她一直是帮助母亲照顾父亲的“主力军”。不管自己有多忙多累,她每天都会回娘家,精心为父亲准备清淡的饭菜,打扫房间、洗衣服,陪着他遛弯、拉呱、端水吃药、按摩关节……村民们纷纷表示,“几位老人的衣食住行啥都要管,天长日久,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


操心两家人的一日三餐四季冷暖,这是部先玲的日常一天,也是她十余年来日常点滴的真实写照。部先玲把尊老敬老当作一种责任,以一颗爱心为两个家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她经常说,“对待老人要无微不至,要有耐心,老人不图吃得好,穿的好,只要心情好,不生气就行,让老人幸福这是她尽子女的责任”。


孝心是阳光,给老人温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部先玲无怨无悔地坚持着。她的孝老爱亲之举,不仅温暖了她的家人,也感染了整个村庄;她的故事在村里口口相传,成为了村民们教育晚辈的生动教材;她用平凡的善举,书写了不平凡的孝道篇章,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美德的熠熠生辉。部先玲,这位好儿媳、好女儿,用爱和坚守,撑起了两个家的希望。

编辑:杜辉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

“爱章丘”,

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