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适逢元宵佳节,徐汇区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复8邻里汇焕新启用,标志着这一位于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核心区的党群阵地正式升级。徐汇区委副书记沈权,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芳,市党建服务中心主任薛巍等领导出席。

多元化功能布局:服务于各类群体

新启用的党群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集党务、政务、便民服务于一体,设有“梧桐先锋”党建宣传廊、组织生活室、街区书记工作室、社区食堂、中医馆、24小时新就业群体服务空间等多个功能区。中心不仅为辖区内的党组织、党员和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还通过丰富的功能布局,打造了一个集政治引领、资源供给、治理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全人群服务平台。


“我们既重视传承,对街区党建和历史文脉做了充分梳理展示,同时注重多功能的融合,中心目前一共有12项功能,这12项功能也进行了充分叠加。”湖南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心既有党建的内容,有政务的内容,也有为老服务的内容,综合叠加在一起就能更好地满足‘15分钟生活圈’的需要。”



无论是居民、白领、商户,还是快递小哥,都能在这里参加活动;无论是党群工作者,还是街区党支部书记,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复8邻里汇不仅是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升级版,更是党建引领下街区治理的创新实践地。它通过多元化的功能布局和丰富的活动内容,真正实现了“我们的街区,我们的生活”这一理念,让每一位街区居民都能感受到归属感和参与感。

融合街区:多元共治,共建共享

启用活动围绕“融合街区”“暖心街区”和“活力街区”三大篇章展开,展现了湖南街道深化“街区治理力工程”、在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与温情守护。

武康安福风貌街区党支部书记王奕轩分享了她的心路历程。从党建指导员到全能型多面手,王奕轩通过一次次登门走访,与街区商户建立了紧密联系。她的努力不仅赢得了商户的信任,也让她成为街区发展的“主心骨”。




活动现场,5个街区党支部和5个区域单位党组织进行了结对共建集中签约,并发布了湖南街道2025年街区支部实事项目,旨在引领新兴领域党员为街区治理贡献力量。为了让更多力量投入街区治理,湖南街道聘请了新一批6名“梧桐合伙人”,进一步拓宽了党建引领社会动员的渠道,鼓励居民、商户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街区治理,助力街区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湖南街道的“城市守护者计划”成为衡复风貌区的一道暖心风景线,此次,新一期“免费吃一餐”项目发布,为在上海遇到困难的人们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彰显了“参与式公益”的温情暖意。


不仅如此,今天现场湖南街道还发布了“骑手友好型街区”建设指引,积极整合开发街区资源,形成场景友好、人际友好、治理友好3大维度8个板块的友好型街区建设内容。30家小哥驿站、17个充电桩设施点、2家提供“小哥套餐”的社区食堂以及街区党支部书记的工作阵地向骑手群体全面开放,让新就业群体这群“赶时间的人”也成为“被关心的人”。

党建引领:盘资源,精准赋能阵地

湖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党员群众的“根据地”,更是资源集中的“供给地”和治理创新的“实践地”。通过深化“街区治理力工程”,街道将辖区划分为武康、淮中、东湖、汾阳四大片区,构建“1+4+16+2”党群服务阵地矩阵,形成覆盖全域的三级网络,实现“一片区一阵地”,今年将进一步深化网格党建,打牢基层治理的根基。


为精准赋能,湖南街道整合职能部门条线与区域单位资源,梳理出阵地清单、资源清单和服务清单,打造满足居民与企业需求的多元载体。针对商会企业、重点企业和创客等新兴领域组织,推出“亿元街区下午茶”品牌活动,推动新消费街区经济发展。同时,链接社区治理学校课程资源,提供基层治理能力培训,强化队伍专业素养。



立足党员群众需求,中心优化多元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能级。街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对接新兴领域党组织,提供主题党日排片、资源匹配及场地保障等支持,确保其规范运转。社区食堂还推出“12元小哥套餐”与“免费吃一餐”服务,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及困难人群提供温暖关怀,彰显烟火气与人情味。这些举措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服务民生的重要平台。

以“商”为钥,以“家”为核,湖南街道将紧扣徐汇区委“党建融合深化年”“治理效能提质年”工作要求,持续推动党群服务阵地政治、治理和服务三大功能有机结合,在融合、暖心和活力的街区中续写美好生活共同体的精彩故事。

记者:奚亮、张旺、肖乐鑫、施昱辰

编辑:宁平英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