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2月12日,崔东树发布2025年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分析。入冬以来,由于“拉尼娜”出现,我国东部地区受偏北风异常影响,降水明显偏少,气温偏高,用车需求不是很强烈。随着2024年国家汽车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政策年度性结束,2025年1月车市虽然相关政策仍在延续,1月政策过渡期是2025年购车补贴享受的最佳时间。但由于春节较早,很多消费者提早在2024年末完成春节前的置换购车计划,因此1月车市稍弱于往年车市的火爆节奏,加之1月的有效销售时间少4天以上,因此出现零售负增长是符合预期的。

考虑到春节前的运输周期等因素,历年春节前是厂商低产销期,零售火爆而进货偏少形成了事实上的春节强力清库存的节点,今年由于去年春节前1月的基数很高,因此为实现地方经济稳增长,部分厂商在完成2024年调整指标后,会考虑一定的转移量确保2025年1月的开门红,由于出口较强和库存下降温和,因此1月厂家批发销量表现较强。

2025年1月乘用车市场的特征:一、批发、生产、出口均处于历史低位,1月零售在过去10年中仅高于2020年和2023年的1月零售,预计2025年“低开高走”的潜力巨大;二、自主品牌1月批发份额突破68%,零售份额突破61%,较去年分别增长8个和6个百分点。自主品牌的全面遥遥领先,反映出2025年自主品牌从产品力到渠道管理上的模式创新,继续得到用户支持和认可;三、价格战趋稳,1月降价促销力度温和。虽然降价宣传较多,但历经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火爆零售,价格促销状态较好;四、乘用车出口达到41万,同比增长5%,增速放缓特征明显;五、2025年1月去库存特征不突出,1月厂商库存增1万辆,渠道库存去除7万辆,燃油车经销体系不稳带来库存大幅降低;六、新能源车国内零售74万辆,增速11%,仍保持较好增速。由于春节前后是县乡市场购车高峰期,新购需求较大,燃油车占比偏高,1月新能源车零售年渗透率低是正常季节规律;七、自主车企迅速成为头部绝对主力,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继续占据头部领先位置,厂商销量份额从上年度38%上升到2025年1月的46%,代表传统自主企业的新能源转型成功;八、自主乘用车高端化突破明显,1月份20万元以上自主品牌占比从2022年22%,2023年29%,2024年的32%,上升到2025年的37%。但目前汽车普及率仍是世界偏低水平,需要低价产品推动普及,自主需要低端化加力发展;九、SUV持续超强增长,1月乘用车国内零售的SUV占比50%。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的SUV占比49.5%,1月新能源车出口的SUV占比62%。

1. 近年狭义乘用车零售走势


2024年乘用车国内零售呈现4-12月的持续上升态势,7月的谷底走势也较强。由于春节等因素,2025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32%。1月零售处于历史低位,环比增速降幅32%也是仅次于2023年1月的41%降幅。


2025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32%。相对历年1月的较强走势,今年的零售处于过去10年的低位,这为二手车市回暖奠定基础。

2.近年狭义乘用车批发走势


1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0万辆,同比持平,环比降32%。受出口较强和渠道去库存较少的促进,1月乘用车批发同比增速较零售增速高12个百分点。


2024年销量的U型增长表现较有特色,与2023年走势反差较大,历年也很少有这样的超强上升走势。2025年1月批发走势较强,处于历史次高位,行业库存调整周期进入尾声。

3.近年狭义乘用车生产走势


1月乘用车生产211万辆,同比增长4%,环比下降20%。1月乘用车生产仅较历史同期高点2018年的230万辆低19万辆。


1月乘用车生产211万辆,同比增长4%。1月乘用车生产仅较历史同期高点2018年的230万辆低19万辆,考虑春节因素的生产表现超强,为地方稳增长贡献巨大。

4.产销库存月度变化特征


由于1月厂商生产较强,批发强力冲刺,1月厂商生产高于批发1万辆,而厂商月度国内批发低于零售7万辆, 1月厂商库存增长1万辆(去年同期下降7万辆)。总体乘用车国内渠道库存下降7万辆(去年同期降32万辆),导致批发增速大幅高于零售12个百分点。

5.狭义乘用车促销走势

A、新能源车促销力度大幅增长


2024年1月新能源车的促销逐步达到9.4%的高位,较同期增加0.8个百分点。近几个月的促销平稳,随着降价的推动,促销体系保持稳定,目前已保持在2023年1月后的正常促销水平。

B、燃油车促销走势


2025年1月传统燃油车的促销逐步达到21.9%的高位,较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在2023年8月开始大幅上升,2024年7-12月处于22%的近期高位水平徘徊。国家补贴政策推动了行业的稳定走势。

C、豪华车促销走势


2025年1月豪华车的促销逐步达到26.2%的高位,较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虽然消费升级推动高端需求较强,但由于新能源的分流,2024年4-7月豪华车促销力度持续增大到25.1%,处于历史新高水平。随着减产稳价,8月豪华车促销降到24.3%,但随着市场竞争激化,2025年1月促销力度回升到26.2%的高位,但相对稳定。

D、主流合资车促销走势


2025年1月合资燃油车的促销逐步达到21.6%的高位,较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合资促销剧烈增长,从2023年的13%的低位,2024年3-6月进一步大幅增长到22.5%,8月突破22.9%,随后企稳,今年1月在21.6%。

E、自主燃油车促销走势


2025年1月自主燃油车的促销逐步达到16.4%的高位,较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自主车企在2024年3-8月的促销上升较快,随后8-12月的促销总体稳定。由于自主的新能源促销小于燃油车,出口占比增大,因此总体促销相对稳定。

F、燃油车促销力度跟踪


2025年初的常规燃油车和混合动力的促销压力较大,而新能源的促销相对温和,尤其是插混和增程的表现较好。

6.狭义乘用车各级别增长特征


2025年1月乘用车零售下降12%大幅低于批发的零增长。由于燃油车较强带来1月轿车需求占比较稳。SUV保持车市主力,1月轿车零售低于SUV零售,轿车中主要是高端B级轿车表现较好,A00级轿车销量回升,但A0级轿车销量损失较大。

SUV市场高端化较强,B级和 C级的SUV同比去年较强。

7.狭义乘用车国别增长特征


1月自主品牌零售109万辆,同比降3%,环比降31%。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1%,同比增长5.9个百分点。1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69%,较去年同期增长8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1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9万辆,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30%。1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8.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3.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5.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8.2024年品牌产销特征


原有的品牌价值体系变化,合资车企的产销走势压力持续较大,合资品牌产业链遭遇严峻的危机。1月行业分化稍有改善,燃油车市场环比走势较强,推动合资与豪车走势改善。

9.全国新能源渗透率-批发


1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1%,较2024年1月提升8个百分点。


1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1.5%,较2024年1月提升9个百分点。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4%;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

1月传统车厂家批发同比下降13%,而新能源车零售同比上升27%,增速差距40个点,燃油车压力较大。

10.全国新能源渗透率-零售


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1%,较去年同期渗透率提升9个百分点。


1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60.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0%;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

1月传统车零售同比降24%,而新能源车零售同比上升11%,相差33个点,燃油车税负重,压力较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