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月儿圆
汤圆软糯香又甜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了
在这个充满欢乐与团圆的节日里
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然而
每年元宵节后
医院都会迎来一波“节日病”患者
腹胀如鼓、嗳气反酸、腹痛难忍
小编温馨提醒
在尽情享受节日快乐的同时
也别忽略了健康哦
如何享受节日美味又守护肠胃健康?
这份“元宵攻略”请收好!
一起探寻元宵节的健康密码吧~
小心汤圆的“甜蜜陷阱”
汤圆外皮主要成分为糯米,因其黏性高、淀粉结构致密的特点,胃肠排空的时间要比普通米饭延长2-3小时,更易引发胃胀。
此外,别看汤圆小小一颗,它隐藏的热量可是相当的高!外皮的糯米和內馅中丰富的油脂,让它成为了不可貌相的热量炸弹,想要保持身材的朋友,一定要适量食用。
不然就会变成这样
汤圆吃法有讲究
1
避开早餐雷区。早上起来,胃肠道功能还比较弱,元宵的外皮又是黏性高、不易消化的糯米,此时吃元宵,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导致胃泛酸、疼痛等问题,影响一整天的状态。所以,早餐还是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更为合适。
2
拒绝一口吞。滚烫的元宵,尤其是里面高油脂的热馅,很容易烫伤口腔和食管。而且一口吞还容易噎住,老人和孩子更要格外注意,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口慢吃。
3
营养均衡搭配。油炸元宵虽然口感香脆,但热量会更高。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尽量避免这种烹饪方式。同时,吃元宵时搭配一些高纤维食物,如粗粮、蔬菜、菌类等,再搭配点鱼类、肉类等动物性食品,让营养更均衡。
3
合理安排食用时间与用量。吃元宵时,要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一般3个元宵所用糯米粉大概相当于25克-50克米饭。晚上如果离睡觉时间较近,也最好别吃元宵,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吃完元宵后,不要马上躺下,活动1-2小时再入睡。
另外,元宵虽美味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这些人群需谨慎食用
●糖尿病患者,元宵的高糖分会使血糖急剧升高,加重病情,严重的还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溃疡病患者,食用元宵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甚至可能诱发胃出血、胃穿孔;
●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食用元宵后容易出现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等症状;
●急性胃肠炎患者、高烧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患者、久病初愈者、年老体弱者、婴幼儿等,也都要谨慎食用元宵。
身体出现这些预警信号及时就医
1
轻度不适
①上腹部饱胀感,打嗝有酸腐味;
②舌苔厚腻,口气重;
③食欲減退,排便不畅。
2
中度不适
①恶心反酸,胃部灼热疼痛;
②肠鸣音亢进,排气增多;
③儿童可能出现夜间哭闹、趴睡。
3
需要紧急就医
①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
②剧烈腹痛伴发热;
③大便带血或呈柏油样。
注意:出现上述需紧急就医的任意一种情况,请立即到消化内科就诊!
美食当前
既要吃得开心,更要吃得健康
和家人一起
吃健康的元宵
养良好的身心
让健康与欢乐同行
才是元宵节最完美的打开方式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来源:健康海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