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2月12日电 (刘政宁、姚於)2月10日至11日,2025年重庆市气象工作会召开。记者获悉,2024年重庆数智气象快速发展,有效推动监测更加精密,预报更加精准,服务更加精细。其中,“天资·12h”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聚焦川渝地区致灾降水精准预报的迫切需求,其前6小时降雨预报准确率较传统预报科大幅度提升,计算耗时可缩短至10分钟。
据悉,2024年重庆数智气象建设工作得到了充分发展。目前重庆雷达距地1公里高度覆盖率达95.7%,建立针对公众、农业、交通、航运等精细化格点服务产品50余种,预警信息发布电子围栏技术实现移动、联通、电信全覆盖,预警短信发布速率达到4500条/秒。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气象保障方面,目前川渝气象观测数据和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实现了全面对接。重庆气象部门的“1131620”递进式预警服务产品体系不断完善,气象会同相关部门迭代中小河流洪水、危岩地灾、城市内涝等15类耦合风险预警业务,2024年成功应对重庆1961年以来最长高温(77天)和23次强降水天气过程。
重庆气象部门还持续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气象保障,联合7个部门做好重庆对外开放大通道沿线天气预报预警和“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气象保障,开展了中欧班列41个节点城市1-15天天气预报服务。同时还开展了成渝、渝贵、渝襄铁路重庆段高影响天气递进式监测预警服务,实施8条高速公路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预警联动处置,有效提升了气象灾害精准防御能力,加强了韧性城市建设气象保障。
重庆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庆气象部门将全力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应用场景和标志性成果,继续推进智慧气象多跨融合、綦江流域灾害防御气象保障、气象观测设施行业管理等多方面重点工作。包括迭代升级数智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升级发布“天资·12h”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2.0版本,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气象保障等,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气象科技创新中心,打造西部气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