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智驾的车型,将成为少数派。”
当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出这句话时,现场无不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惊呼。
2月10日,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首批搭载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技术的21款车型重磅上市,整体售价区间为6.98-24.98万元。
“天神之眼”共包含三套技术方案,分别是天神之眼 A -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天神之眼 B-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天神之眼 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
其中,天神之眼A主要应用在仰望,天神之眼 B主要应用在腾势(参数丨图片)及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 C则搭载在比亚迪品牌。
这套“天神之眼”,将在10万+的产品全系标配,10万以下多数搭载,覆盖所有车型。
不过,比“全覆盖”更炸裂的是,当属“加配不加价”。
没错,就是加了智驾,价格不变。
尤其后续发布“6.98万的智驾版海鸥,7.98万元的智驾版秦PLUS DM-i”时,比亚迪又一次凭价格震撼市场和用户。
在此之前,市场上宣称能实现高阶智驾的车型里,价格最低也在10万以上。可想而知,比亚迪搭载“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之后的全系产品竞争力,到底有多强。
功夫汽车认为,在这背后,比亚迪智能化战略的核心特征,在于“技术冗余+成本击穿”的独特竞争力。
目前,比亚迪的研发团队拥有11万+研发工程师,5000+智驾研发工程师,300+博士工程师,3000+硕士工程师。
同时,比亚迪拥有440万+搭载L2及以上车辆,智驾行驶里程也达到了37亿+。
业内无人可比的智驾车型保有量,保证了智驾训练数据的增长。2024年新增训练里程7200万公里/天,模型迭代速度7天/次,2025年底预计训练里程1.5亿公里/天。作为参考,业内智驾头部品牌的日均训练里程仅在千万级数据规模。
因而,规模庞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和训练数据规模,是保证比亚迪智驾技术逆袭超车的根本。
反观成本维度,拥有出色控制能力的比亚迪,同样不会放过要海量上车的智驾系统。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升在发布会上“暗示”,比亚迪在其他传感器上已经实现自产自销的能力。例如在C方案中的毫米波和超声波雷达,比亚迪的自产版本甚至在性能上比肩行业成品。
此次,比亚迪几乎对比亚迪品牌的全系产品进行了智驾升级,将带动国内20万元以内的市场进入智驾新时代。
尤其是10万元上下的车型,目前带有高速领航功能的车型并不多,这将成为比亚迪“新卖点”。
相比于友商,拥有“技术冗余+成本击穿”的比亚迪,在技术不断迭代成熟的背景下,未来也将在价格层面更具优势。
这正如比亚迪的DM-i一般,用“电比油低”开创新能源时代,彻底颠覆燃油车。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最终也将让大家都能用上好智驾,用得起好智驾,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功夫拍案
“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元年。”王传福在会上说道。
由比亚迪带头掀起的智驾普及浪潮,带来的既是行业地震,更是智能化的大洗牌。
不少盆友的第一款新能源,是比亚迪。
接下来,小伙子,你的第一款高阶智驾,依旧会是比亚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