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还在狂奔,手下人却已经倒下了,这事放在特朗普身上,倒是一点都不奇怪。
刚刚重新入主白宫,他的“高强度施政”就让整个政府系统应接不暇。行程排得满满当当,讲话停不下来,政策一个接一个,甚至连速记员都跟不上他的节奏。
最离谱的是,白宫新闻团队里已经有人因过劳晕倒,而美国媒体更是集体崩溃,纷纷恳请总统“歇一天”。
这一幕,怎么看都像是特朗普的风格。
白宫的高压工作模式
特朗普的“超人模式”早在竞选期间就有所体现,但真正让白宫团队崩溃的,是他上任后的疯狂节奏。
从就职典礼开始,他的日程就满得滴水不漏:宗教祈祷、国会宣誓、游行、舞会……一天之内,他跑了十多个场子,连轴转不带喘气。
这还只是个开始,正式入主白宫后,特朗普立刻开启了“政策轰炸模式”,各种行政令、外交决策、政府人事调整一股脑地砸下来。
短短几周内,美国已经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甚至还放出“收购格陵兰岛”“接管加沙”等惊人言论。
特朗普的行动力确实惊人,但问题是,他的团队根本跟不上他的节奏。
总统太能说,速记员跟不上
特朗普的演讲风格独特,讲话又快又急,还喜欢重复关键句,时不时再抛出几个惊人之语,白宫的速记员每天都得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一句“金句”。
问题是,特朗普的嘴太快,速记员的手速根本跟不上。
一些记者甚至开玩笑说,特朗普的演讲比拳击赛还刺激,稍不留神就会漏掉关键内容。
对于新闻团队来说,这不仅仅是体力活,更是心理上的折磨——因为总统随时可能说出些“惊天动地”的话,让整个媒体圈炸锅。
政策“闪电战”,政府内部乱成一锅粥
特朗普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政策推进速度极快,他不会慢慢酝酿,而是直接“闪电战”——今天刚签署一项行政令,明天就可能宣布新一轮制裁,后天又开始调整外交政策。
问题是,美国政府的运行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高效。
白宫的行政团队需要时间协调各部门、评估政策影响,特朗普的节奏完全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很多官员甚至在新政策宣布后才知道自己要负责什么工作,这种“空降任务”让整个政府体系紧绷到极限。
外交政策大变,一线外交官措手不及
在外交领域,特朗普的风格同样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他可以在会见某国领导人时突然抛出一个惊人提议,比如收购格陵兰岛、调整北约战略、甚至重新谈判美墨边界问题。
关键是美国的外交官们根本来不及准备。
正常情况下,外交政策的调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磋商和准备,但特朗普的风格是“先说出去再想怎么办”。
这就导致美国的外交官们经常在面对盟友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总统的最新言论。
媒体圈崩溃,纷纷恳求特朗普“歇一天”
特朗普的新闻曝光率极高,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新闻点,这让美国媒体圈疲于奔命。
各大新闻机构的编辑、记者、评论员每天都在紧盯白宫,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大新闻,但特朗普的新闻量太大,媒体人已经快撑不住了。
最近美国一些记者甚至公开呼吁特朗普“休息一天”,给媒体人留点喘息的空间。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总统的新闻太多,以至于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深度分析,只能被迫进行“快餐式报道”。
白宫团队压力山大,已经有人累倒
白宫的高强度工作模式,最终导致了一些工作人员身体吃不消。
据报道,白宫新闻团队中已经有人因过度劳累晕倒,而其他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也处于极限边缘,而特朗普本人精力旺盛,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即便已经快80岁了,特朗普的工作强度仍然远超手下的年轻人。
他不仅早起晚睡,还经常在深夜发推特、给下属布置新任务,对于白宫团队来说,这种“24小时待命”的工作模式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他的“高强度施政”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推动大量政策,但这种模式的代价就是,整个政府体系都被拖入了超负荷运转的状态。
速记员跟不上、新闻团队崩溃、外交官措手不及,甚至白宫内部都有人累倒,这一切都表明,特朗普的“极限折腾”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特朗普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而白宫的工作人员则是被迫跟着他狂奔的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