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下来北京旅游的人,不管你的身份是工人还是农民,或者是普通的打工族,哪怕你是港澳台的同胞,或者是老外,只需要花费15块钱就可以登上天安门城楼。

不仅仅只是天安门城楼,以前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民大会堂,如今也不再只是作为国家高级别的会议场所了,这个地方已经对咱们普通老百姓开放了,真正的是属于人民的人民大会堂。

这篇文章,我就简单的跟你聊聊人民大会堂,在70年代刚开始迈出商业化的那一小步。



正文

在70年代末,曾经有人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中国的社会现象:十亿人民九亿商。

那时候,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正刮起一股下海经商的热潮。一夜之间,各种各样的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这时候还有这么一句调侃:一板砖拍下去砸死的十个人,里面有七个人都是经理。

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民大会堂也开始开始进行了自己的商业布局。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大会堂要进行商业布局,也要走上商业化的道路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人民大会堂是需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养活的,在六七十年代,大会堂每一年的各种开销都超过了上百万!那可是在六七十年代呀,这可不是一笔小的数字,因此这大会堂也成了国家一个沉重的经济包袱了。

在70年代末的时候,顺应着时代浪潮,这大会堂也在考虑如何做到自给自足?如何摆脱国家财政的依赖?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那时候,就有很多人觉得大会堂除了每年召开会议的时候会使用之外,很多时间都是闲置着的,这无疑是对资产的一种很大的浪费。

在1979年以前,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的广场上,一直都有一道铁护栏横在中间,那长长的警卫线一直向东延伸到了广场的西侧。想要进入警卫线的人,是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咱们普通老百姓也只能站在远处观望。

1979年这一年的1月27号晚上,曾经中断了15年的首都群众春节联欢晚会,再次于人民大会堂举行。

也正是在这次联欢晚会上,邓颖超代表组织向大家伙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人民大会堂在不久的将来会向各界群众开放!

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的消息!



其实早在这之前,就有人提出来大会堂的资产不应该闲置浪费的,应该向外界开放。这个想法一直到了1978年的年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才正式决定了。当时之所以做出对群众开放的政策,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密切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因此,这才决定大会堂在不进行重大活动的时候,可以向外界群众开放。

这次首都群众春节联欢晚会结束之后,大概只过了半个月的时间,人们就发现了一个情况:之前在大会堂东门外的那个警戒栏杆居然被拆除了。

于是乎,大家都翘首以盼,这大会堂正式对老百姓开放的那一天。

毕竟以前只能远远的观望,对这个重要的场所,大家伙心里都充满了好奇,都想进去看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就这么等呀盼呀,大概过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大会堂正式对外宣布了一个消息,只开放万人大礼堂以及少部分的厅室。虽然没有全部对外开放,但咱们老百姓也可以走进这神秘的场所了。

1979年,这一年也可以看作是大会堂最重要的一年,因为它正在尝试着走出商业化的第一步。

当时,人们只需要购买门票就可以去大会堂里参观了,门票的价格也很便宜,只有两毛钱。

这个价格是很便宜的了,1979年,咱们全国的平均月工资大约是60元左右。一个普通工厂的工人,他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30元左右,如果是一个有了年纪的高级技工,那工资可能就会高一些,至少是50块。

中小学老师的工资一个月也有40块,大学老师,尤其是教龄深的一些老师,他的工资更高,甚至能达到100块。普通的公务员还有事业单位的普通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也是在40到70块左右。

看了工资水平,我们再来看看在1979年,两毛钱能购买到什么产品?

那个年代,大米和面粉的价格一斤大约是0.15元,两毛钱大概可以买1.3斤的大米,还有面粉;如果是购买玉米面,还有一些粗粮的话,价格更便宜,两毛钱可以买2到3斤。



两毛钱还能买二两猪肉,四个鸡蛋,20根冰棍,20颗水果糖,十盒火柴,买一瓶汽水,还能剩五分钱呢。

这样一对比,大会堂两毛钱的门票费是相当的亲民了。

因此,当大会堂正式对群众开放的时候,大家伙如潮水一般的涌来。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就知道有多受欢迎了。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先后来大会堂参观的人次就已经超过了131多万人次,其中仅仅是咱们国内的群众就达到了130多万。另外,包括华侨还有港澳同胞,先后有13000人次,外国人的数据就少了很多,只有3000多人次。

我们再来看看,咱们普通群众参观大会堂以后的感受。

下面就是一个来自大别山,一个普通农民的感慨:

“谁能想到,我这个双脚泥腿的庄稼人能有今天,知足了!”

还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小脚老太太,得知大会堂开放以后,特意让儿女搀扶着自己走进了万人大礼堂。

她的嘴里不断的念叨着:“没想到俺有生之年还能进来看看哩!”

要知道,不管是在当下还是那个时候,人民大会堂在群众心中的分量都很重,尤其是在那个年代,大会堂可以说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信仰,作为普通老百姓,能够走进人民大会堂,心里自然是感慨万千的。

这才是真正属于人民的“人民大会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