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队员伫立在街头拍摄肖像。
英歌舞,迎来前所未有的“泼天流量”。
今年春节,潮汕人有个聊不完的话题:英歌舞上了春晚。而过去,英歌舞对潮汕人来说如每天都要喝茶般稀松平常。
春节期间的潮汕更是人潮汹涌,甚至有来自北方的游客千里迢迢,只为了一睹英歌舞的风采。
今年春节,笔者走进揭阳市惠来县,感受原汁原味的英歌民俗,在舞台激昂的演出背后,村里仍延续着数百年的传统,展现着人民艺术的魅力。
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澳角村傍海而生,游演队伍路线在海边舞英歌,有别样韵味。
神泉英歌,向海而生
1月29日正月初一,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澳角村传来“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当天,英歌舞队伍走上街头,在澳角村里进行巡街展演,庆贺新春佳节的到来。
英歌舞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惠来神泉英歌是潮汕慢板英歌的代表,其表演内容极具海洋文化特色,于2012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英歌舞演毕,队员展现出有趣的一面,不少小朋友争相和他们合照。
澳角村还有独具特色的“舞鱼”,更是这座村落向海而生的见证。澳角村渔业发达,鱼产品加工业兴旺,大部分村民都以海为生、靠海而食,所以人们也通过日常的捕鱼场景,创作编制了一套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舞蹈,和英歌舞一样精彩。
澳角村渔业发达,大部分村民都以海为生、靠海而食,所以人们也通过日常的捕鱼场景,创作编制了一套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舞蹈——舞鱼。
上午演毕,游演队伍中午有一段歇息时间,紧接着下午将是村里的游演。
《迎春醒狮》《金龙呈祥》《号角催春》《潮汕英歌》《盛世腰鼓》《潮起葵阳》《威风锣鼓》《锦旗锣鼓》《景屏迎祥》……县人民广场上,节目轮番上演。节目演毕,各支文娱表演队伍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进行游演。
县城的主干道上,早晨八九点就开始有人守候在十字路口,期望一睹游演风采,一般来说,在开阔的十字路口,游演队伍还会稍微露两手表演一番。传统的游演,是演给潮汕地区的“老爷”看的,所以当地人都非常自觉地站在道路两侧,绝没有胆敢闯进路中阻碍巡游队伍行进之人。
大年初二凌晨5点我就起床了,但是有人比我起得更早。英歌舞需要提前绘制脸谱,有的队员甚至凌晨3点就开始画脸谱。
春节期间的惠来县惠城镇热闹非凡,充满地方特色民俗元素的春节文艺游演活动连续数日上演。
英歌舞成了游客过年奔赴潮汕的理由。
游演完毕,队员们尽数散去。傍晚回到渔港,发现村民正在售卖新鲜的渔获,并不是什么珍稀海鲜,也就是小鱼小虾之类,不过胜在新鲜。这就是这恬静的澳角村——因海而兴,向海而生。
视频中看英歌舞固然热血而精彩,但是到村里现场看他们晨起化妆,和他们一同游演,和他们在茶余饭后聊天,才能感受到他们在脸谱背后作为“人”本身的魅力,体悟人民艺术的动人。
来源:广州日报摄影部公众号“GZphotos”(图、文/陈钧圣)
鸣谢:惠来县摄影家协会
编辑:“和畅惠来”政务微信编辑部(编辑:西风瘦)
“和畅惠来”政务微信是中共惠来县委宣传部(惠来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推出的宣传惠来、了解惠来的新窗口。“和畅惠来”坚持发布权威资讯,服务百姓民生,弘扬本土文化,彰显惠来特色。
垂询合作热线:0663-6681035
联系邮箱:HCHL3366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