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适应自己的新身份,为国际纠纷当大法官。
前段时间,最高法和央视总台,共同举办了“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案件”网络投票活动。
其中有个案子非常特殊,预示着中国人要改变心态了,要适应中国以后是国际大法官的新身份。
2022年9月,一艘巴拿马大型油轮和利比里亚集装箱船在马六甲海峡发生碰撞。
那个巴拿马油轮在追越的过程中,突然把前边的利比里亚集装箱船给撞了。
两艘船体型都不小,这一撞,直接造成双方近1亿人民币的损失。
这么大的损失,肯定不能算了。
但是,两艘船不是一个国家。
而且,有五个国家的法院都对这场事故有司法管辖权,谁都能管。
所以,苦主利比里亚集装箱船就在那儿想,这五个国家到底谁能帮自己主持公道。
要是选一个跟巴拿马油轮关系好的国家,那自己就完蛋了。
最后,利比里亚集装箱船想了半天,发现只有中国能为自己主持公道。
毕竟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又跟这俩船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再加上中国法治很公正。
所以,利比里亚集装箱船所属的公司,就向中国浙江省宁波海事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把撞人的巴拿马籍油轮给扣下来。
但巴拿马油轮也不想那么轻易的就赔钱。
也提起的上诉,说不光你们的船坏了,我们的船也被撞坏了。
所以,利比里亚集集装箱船得给我们赔偿。
这种国际纠纷是真不好处理。
但是,中国法院也不是吃素的,宁波海事法院专门找了鉴定中心,对两艘船损伤情况进行鉴定。
并且,整个案件审理和评判的过程,用的中国法官和中国法律。
当然也符合国际规则。
最终判定,巴拿马油轮因为驾驶技术不过关,不该超船的时候超船,才导致这起事故。
所以,巴拿马油轮要负90%的主要责任。
而利比里亚集装箱船因为没有及时查看周边状态,所以也有10%的责任。
中国法院给出的评判结果非常公正,双方都很服气,巴拿马油轮也不闹了,该赔钱赔钱。
从今往后,找中国评理的国际纠纷肯定会越来越多。
大家做好准备,适应一下中国作为国际大法官的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