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春,为掩护朱毛红军大部队突围,朱德妻子伍若兰手持双枪,率领部分战士杀出重围,将敌人火力引向自己,大部队顺利撤退,而她却落入了敌人的魔爪。

敌人为抓获了大人物而欣喜若狂,他们用绳子吊,用杠子压,用辣椒水灌,用尽各种酷刑,以为能从伍若兰嘴里得到机密情报,但他们得到了只是一副铮铮铁骨。



敌人问:"朱德、毛泽东在哪里?"

她答:"在红军里,在人民心里!"

敌人劝她投降,和朱德脱离关系。

她高声怒斥:"要想从我嘴里得到你们所需要的东西,除非日从西方出!要我同朱德脱离,除非赣江水倒流!"

一番话撼天动地,哪还有什么生死之顾?

恼羞成怒又无可奈何的敌人,当即杀害了这位23岁的巾帼英雄,并残忍地将她的头颅割下,运回湖南,在长沙最繁华的司门口八角亭,枭首示众。

这一幕惨状,被恰好进城的杨开慧目睹。她悲痛于伍若兰的壮烈牺牲,她愤恨于敌人的凶狠残暴。

朱毛不分家,朱德的妻子已经被枭首示众,难道她作为毛泽东的妻子还能躲过被砍头的命运吗?

自己当然不怕死,可是润之还生死未卜,母亲已经年迈,我死了,3个孩子怎么办?,岸英8岁,岸青7岁,岸龙才3岁。



想到这里,杨开慧不得不写下一封托孤信。

但这封信写了也是白写,它不仅不能帮孩子谋一条生路,而且还将给杨开慧带来更大的痛苦。

托孤

杨开慧为了保护毛家血脉,先是遵嘱毛泽东离家之前的嘱托,把三个孩子的姓改为杨姓。

然后又给堂弟杨开明写了一封托孤信,信中的字句处处透露出一个母亲的痛苦和无奈:

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啊!我有点可怜他们……我决定把他们——小孩们——托付你们:经济上只要他们的叔父长存,是不至于不管他们的……

但这封信从未发出去过,而是被杨开慧藏到了屋后的砖缝瓦檐中,为何会如此呢?

在杨开慧给杨开明写托孤信的时候,杨开明却先给她写了一封信。

杨开明曾任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去井冈山工作,在给杨开慧的信中,他带去了毛泽东的消息,杨开慧收到信后,当即回了另一封信:

那封像遗嘱的信。没有发来。你能回家一转,极所盼望。他未必能来上海吧?我倒愿意他莫来上海呢.我又要不放心了啊!

而杨开慧那封没有寄出的托孤的信,自此以后永远不可能再寄出去了,因为永远不可能再有收信人了。



1930年2月,杨开明不幸被捕牺牲。

这又是一位撼天动地的共产党人,其牺牲场景之壮烈,今人观之尤为震撼。

从囚禁地司禁湾,到行刑地识子岭,在这五六华里路程中,杨开明慷慨赴死,毫不畏惧,一路高喊革命口号,正义之声,响之不绝。

敌人对这个将死之人竟然如此害怕,残忍地用两把尖刀插在他的两颊,用一把刺刀插在他的肚子上,想让他停止呼喊。

鲜血从司禁湾流到识子岭,成了一道血路。

但杨开明不为所动,没有一丝一毫胆怯。

敌人越残暴他越抗争,敌人用有形的铁刀插进他的身体,他却用无形的精神钢刃插进敌人的心脏,他永远蔑视可恨的敌人,却始终笑对围观的群众。

得知消息的杨开慧悲痛万分,不仅因为杨开明是他的弟弟,更因为他是革命的好同志,这种痛从她参加革命开始就没有断绝过,她失去的人太多太多了。

唯一可以托孤的弟弟牺牲了,杨开慧为三个孩子的命运心急如焚。

但形势没有给她再多想的机会,死亡的声音离她越来越近。

牺牲

1930年7月26日到8月6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攻下长沙城达十日之久,湖南省主席何键差一点被活捉。

1930年9月10日,朱毛率红军全部第二次攻打长沙,久攻不克,损失惨重,被迫撤军……



红军撤出长沙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地下党组织和武装进行疯狂报复,他们加强“反共义勇队”、“清乡团”等反动武装,到处搜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及革命群众,制造白色恐怖。

原湖南省委记、叛徒任卓宣主动向何键献计:“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

此时的杨开慧还在老家板仓坚持党的地下工作,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党组织和同志们。

她提醒党员和农会骨干,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止敌人反攻倒算。

同志们劝她赶快离开这里,到红军控制的浏阳去。

开慧坚决不同意,她说:“现在是在最困难的时刻,我怎么能不管同志们,自己先走呢?”



1930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杨开慧在通知地下党员开会时,不幸被敌人的密探发现。

第二天早晨天刚朦朦亮,何键派以范觐熙为首的铲共义勇队队员80多人,悄悄包围了杨开慧的家。

望着窗外的敌人,杨开慧没有丝毫慌乱,她立即取出还未发出去的两份秘密文件,划着火柴烧掉了。

然后从卧室出来,走到母亲向振熙面前,平静地说:妈,我要走了。

向振熙的话也是出奇的冷静:我早知道有这一天。

敌人不仅带走了杨开慧,还同时带走了保姆孙嫂和杨开慧八岁的儿子毛岸英。

敌人的酷刑和屠刀对贪生怕死的人很有效,但对真正有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而言却毫无用处。

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尤其是旧时代参加革命的女性,她们的意志更加坚决,少见有酷刑之下叛变投敌的人,杨开慧自然也不例外。

无非还是对付当初伍若兰那一套,他们用皮鞭抽,用竹签扎,用杠子踩……

杨开慧被打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一次又一次地昏死过去,即使这样,

凶狠的敌人仍不放过她,竟强行敲开她的牙齿,在她耳边疯狂地逼问:“快说,毛泽东在哪里?你的同党在哪里?”

开慧慢慢地睁开眼睛,吐出口中的污血,声音微弱却清清楚楚地说道:

“毛泽东……在我……心里,同志们……也在……我心里!”



敌人见酷刑无效,竟然卑鄙地用8岁的毛岸英威胁,敌人当初抓捕杨开慧的时候,之所以连同孩子和保姆孙嫂也都抓来,就是为了这一天。

孙嫂虽然只是保姆,但她却有着和革命者一样的钢筋铁骨,面对敌人的棍棒皮鞭,她眼不眨、声不吭,只说“穷人骨头贱,怕饿不怕疼”。

小毛岸英的耳朵被敌人拧得红肿,8岁的孩子硬是一滴眼泪都没流,这些只是给杨开慧提个醒。

在看见杨开慧依然无动于衷之后,敌人终于忍不住跳脚了,他们威胁要把小岸英活活打死,愤怒的杨开慧并没有丧失理智,她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让敌人心惊胆寒:

“我知道你们这些禽兽没有什么做不出。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我虽无力阻止你们的兽行,但你们也照样阻止不了想要见我的那些记者。我还想顺便提醒你们这些猪猡一句:

井冈山上的那个人要是知道你们是怎样对他儿子的,我敢肯定,他会加倍的还给你们。要收拾你们全部,他可能一时做不到。但是,要把你们这些人渣一个个抓到屠宰场里切碎剁烂,他只需要派遣不多的便衣就足够……”



当时用孩子威胁杨开慧的那个刽子手名叫李琼,几年之后,这个双手沾满无数革命志士鲜血的魔头死了,而且死得很惨,和杨开慧描述的场景相差无几,当然这是后话。

其实敌人也不敢真的杀毛岸英,自从杨开慧被捕以后,举国震惊,虽然父亲杨昌济已经去世,但影响力依然还在,蔡元培、章士钊等名流联名向南京国民政府致函,南京政府迫于外界压力 ,致电何键嘱其缓刑 。

但何健此时已是惊弓之鸟,他害怕朱毛红军再打过来,自己脑袋搬家,担心夜长梦多,他下令将杨开慧立即处决。

1930 年 11 月 14 日下午,在长沙识子岭,也就是几个月前弟弟杨开明就义的地方,杨开慧牺牲了,年仅29岁

知道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强忍心中悲痛,挥笔给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写了一封信,他用“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表达自己的莫大悲痛。

并向身边的同志借了30块银元,连同这封信通过刚开通的秘密通道,火速送到板仓杨家,为亡妻杨开慧修墓立碑费用,并指示杨开智在碑石上要刻写:

毛母杨开慧墓

男岸英、岸青、岸龙刊



当时毛主席正在前线为突破反围剿忙得焦头烂额,他虽然知道杨开慧牺牲了,但杀害杨开慧的真凶以及她牺牲的细节都不甚清楚。

关于杨开慧的死亡细节,历来说法不一,后来毛主席在回信杨开慧的挚友李淑一时,写下了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章士钊后来为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做传时,谈到这首词,曾问主席何谓 ‘骄 ’?

毛主席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 (头 ) 焉得不骄 ? ”

这说明毛主席一直以为杨开慧和伍若兰一样,是被何健迫害致死,枭首示众,直到1973年,一个不起眼的小特务主动自首,被主席误解了40年的杨开慧死因才真相大白。

真相

1973年 ,轰轰烈烈的 “一打三反”运动在全国展开 ,在湖南岳阳洞庭湖畔的建新农场,特务劳改犯姚楚忠为了立功减刑,自首说:“杨开慧是我补枪打死的。”

人们原以为他想减刑想疯了,因而口出狂言。

可是 ,当他一五一十地讲述详细经过,无一遗漏,人们终于相信了,世人也终于知道了敌人当初有多凶残,杨开慧的牺牲有多壮烈。

当年何健确实是想把杨开慧和伍若兰一样枭首示众,作为报复,但迫于压力才将判决从斩首示众改为 “枪决 ,暴尸三日”。

1930 年 11 月 14 日,杨开慧被押赴刑场,狱中同志们扶着栅栏,眼含热泪向开慧同志送别,

8岁的毛岸英从牢房里飞奔出来,这个被捕后从未在敌人面前流过一滴泪的孩子,此时再也忍不住悲痛,扑到妈妈的脚下,哭喊着:“妈妈!妈妈!”

杨开慧弯身扶起岸英,紧紧搂在胸前,轻声说:“孩子,别难过。如果你将来见到爸爸,就说我没有做对不起党的事。说我非常想念他,我不能继续帮助他了,请他多多保重!”



小岸英含泪点头,不得不和母亲做生死告别,他知道,从今往后,他将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在去刑场的路上,和弟弟杨开明一样,杨开慧以高声怒喊展示自己宁死不屈的决心:“打倒蒋 介 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

刽子手用枪托 砸她的脊背,开慧全然不顾,继续高呼口号。

敌人把她打倒在地上,她爬起来又喊,喊得行人直掉眼泪, 喊得敌人胆战心惊。

杨开慧就这样一路高喊到了刑场,监斩官宴国务一声令下 ,尾随杨开慧的刽子手帅保云,抬起驳壳枪 ,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对着杨开慧背心 “砰砰 ”就 是两枪 。

杨开慧应声扑倒在地 ,转脸瞪了帅保云一眼,帅保云随手便将驳壳枪插在腰里 ,随后旁若无人地朝马路走去 ,回去吃肉、喝酒 、猜拳,开起了庆功宴。

吃完饭,姚楚忠却接到命令,让他去步枪,原来杨开慧身中两枪却并没有死,于是他立马提起驳壳枪 ,飞奔到识字岭刑场 。

只见杨开慧匍匐在荒草地上,地上全是她的血迹 ,在痛苦的挣扎中,她的嘴里全是泥沙 ,双手在地上抓出两个大坑......

这样的惨状也没有激起姚楚 忠的一丝丝人性,他更没有想过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放眼前这个可怜的弱女子一条生路。

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提起起驳壳枪 ,朝着杨开慧补了一枪,夺去了杨开慧29岁的生命。



1950年5月,毛岸英去棉花山为母亲扫墓,一来到写有“毛母杨开慧墓”的墓碑前,毛岸英便“扑通”一声双膝跪倒,泣不成声地嘶哑地喊着:

“妈妈,妈妈,儿子回来了!真的回来了!我要为你报仇呀!报仇!妈妈,我是岸英呀!岸青也会来看你来的,妈妈呀!妈妈!可是我没有把岸龙看好呀!妈妈!·····”

:杨开慧牺牲后,岸英、岸青、岸龙三兄弟被组织安排到上海大同幼稚园,后上海党组织被破坏,岸龙因患痢疾医治无效,早逝,年仅4岁;岸英、岸青只能沿街乞讨当乞丐,后被组织送到莫斯科...... )



1982年,在对板仓杨家老屋进行修缮时,发现了杨开慧的手稿和信件;1990年,又从杨开慧卧室外的檐头下又发现了一封杨开慧的信。

在众多书信中,杨开慧表达着对主席真挚热烈的情感:

“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
一头是你,一头是孩子”
“我要吻你的眼睛,
吻你的眼,我要吻你一百遍”……

但无比悲痛和遗憾的是,此时杨开慧已经牺牲52年,毛主席也逝世6年了,毛主席有生之年从未看到过妻子给他的这些信......

(全文完)

新人求关注,喜欢历史和书评,请关注宗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